1/0
机器人助力更精准 上海这家医院成功实施两例下尿路复杂性重建微创手术
东方网2024-06-20 20:32:56

东方网记者刘轶琳6月20日报道:医生在控制台上看盯着裸眼3D显示屏,脚踩“离合”、手指紧扣操控手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便能挥动机械臂,同步医生发出的指令,深入人体内部精准熟练地进行切割、止血、分离组织、缝合等手术操作。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下尿路修复重建团队姚海军、郑大超两位医师在科主任徐斌教授带领下,利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分别为两位特殊患者成功实施下尿路复杂性修复微创手术。日前,两位患者都已顺利出院。

另辟新径,机器人助力7岁男童实现微创后尿道重建

今年年初,年仅7岁的帅帅不幸遭车祸致骨盆骨折合并后尿道损伤。经当地医院抢救后脱离险境,但仍因尿道损伤/狭窄无法自行排尿。故当地医生推荐小帅帅至上海九院泌尿外科进一步治疗。

上海九院泌尿外科主任徐斌介绍,小帅帅在进行尿道相关评估后,摆在医生眼前的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局面:小帅帅属于典型儿童骨盆骨折后尿道狭窄,即狭窄位于膀胱颈部或前列腺部尿道。该部位深藏于盆腔内,对于儿童而言位置极深、操作空间小,如按照传统的后尿道重建手术方案,需要在耻骨上下腹部正中做一个7至10厘米的纵行切口,手术过程中需切除耻骨联合,方能完全暴露尿道狭窄部位,并实现无张力尿道吻合。

如果采用传统的术式,必然会对小帅帅造成巨大的手术创伤,手术失血量也极大,术后也可能会导致骨盆稳定性减弱、盆腔感染、阴茎勃起丧失等并发症,且术后需一段时间卧床休养。该院泌尿外科医疗团队面对帅帅这种如此小患者仍倍感压力。此时,徐斌教授给医疗团队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摒弃传统后尿道重建手术的经会阴途径吻合方式,改为将远端尿道送入盆腔内,借助达芬奇机器人在狭小空间内操作灵活的优势进行尿道吻合。

经过该医疗团队的仔细论证和多学科的充分准备,帅帅最终顺利完成手术。通过肚子上4个不到1厘米的小切口,帅帅成功避免了耻骨联合切除,术后3天便拔除身上的引流管顺利出院。

利用自然通道,机器人辅助单孔腔镜精细修补膀胱直肠瘘

75岁的黎先生,因患前列腺癌在外院接受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尽管肿瘤得到了彻底治疗,但术后却出现肛门漏尿,天天依靠“尿不湿”,不敢出门会客,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后得知上海九院在膀胱直肠瘘修复上经验丰富,黎先生及家属遂来该院求诊。

徐斌说,在完善黎先生尿道造影及膀胱镜检查后,明确瘘口位于尿道膀胱吻合口处。对于该位置的膀胱直肠瘘,常规方法是再次进行经腹部的尿瘘修补,但二次手术对于解剖层次的把握及对患者的创伤都较高。上海九院泌尿外科运用损伤小、恢复快的经肛门途径进行修补,但该术式对手术医生仍极不友好:直肠内操作空间狭小,手术器械容易相互干扰,没有专用的腔内操作器械;直肠粘膜容易渗血,导致手术视野不清晰,无法借助过多的器械来帮助完成暴露。

正是因为该术式这两个缺点常常相互影响,对手术操作造成极大的难度。针对上述缺陷,徐斌教授及其团队采用达芬奇机器人Xi系统,通过单孔操作通道置入机械臂和吸引器,有效解决狭小空间内器械相互干扰的问题,并借助气腹让肠腔充气,一方面增大操作空间,另一方面通过压力减轻粘膜出血,手术视野得到良好展示,使得手术操作可以做到精准的逐层缝合。术后,郑大超副主任医师感叹道:“第一次如此清晰准确地进行膀胱和直肠的分层缝合!”通过创新术式,黎先生术后第2天便可下地活动,术后3天便出院回家,出院时老人还开心地说:“这次手术感觉就像打了一个盹,毫无不适感”。

机器人手术系统借助比人手更加灵活、更稳定、更精细的机械臂手腕,可以深入体内狭小空间,并在裸眼3D放大15倍的手术视野下,进行更高质量的微创外科手术操作。近年来,上海九院泌尿外科在徐斌教授带领下,借助机器人手术平台,积极开展多种创新手术,充分将机器人手术优势及上海九院泌尿外科修复重建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广受患者及社会各界好评。

作者:刘轶琳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