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北影节策展人的上影节观察 沙丹:在“电影之城”看电影,本身就是一部电影
东方网2024-06-20 13:20:46

东方网记者王珂然6月20日报道:“每年上影节我都会请年假来,沉浸式观影,充分享受电影的魅力。”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进程过半,不少影迷观众都在电影院“偶遇”过来自中国电影资料馆节目策划、北影节展映策展人沙丹。在观影间隙沙丹与记者聊了聊,分享他此行的感受体验。

中国电影资料馆节目策划、北影节展映策展人沙丹(右二,上影节官方图)

在上海看上海老电影 有“回家”的感觉

今年正值上影节“4K修复”单元十周年。开票前,沙丹特地在自己的节目中向网友推荐了即将呈现的数部由中国电影资料馆参与4K修复的电影。

此次中国电影资料馆与上海的明日方舟制作团队联合修复了《铁扇公主》,在他看来,能将这部在上海拍摄的电影送回“家”并进行4K修复后的世界首映,意义非凡。“在兰心、美琪这些标志性老建筑里观看《铁扇公主》或者阮玲玉的《神女》,想想这座城市就是这些电影诞生的地方,彷佛坐上时光机穿梭回到历史现场,这真是一种特别有情调的体验。”

除了参加上影节外,沙丹此行还留意到了上海有很多与电影相关的展览,比如徐汇滨江的宫崎骏主题展、上美影与HiShorts合作的动画艺术展。他在自己的微博上感叹“上海就像是一个大的电影院,处处皆景,处处都有故事发生,这就是名副其实的电影之城。”

美琪大戏院(资料照片)

秩序之议折射电影节“破圈”

在影院里屏摄、交头接耳、手机屏幕过亮等被认为影响他人观影的行为每年此时都会在社交平台上引发一番讨论。而影迷当场大声喝止上述行为的自发举动,是否妥当近来也有所争议。

作为互联网上电影领域的“大V”,沙丹表示观影礼仪是个老生常谈但很有必要强调的话题,而这种讨论热度也体现了国内观众对观影环境、体验度的需求在提升。

“上影节、北影节都属于大都会观摩类电影节,培育和凝聚了一批资深影迷受众,他们对观影条件的要求极高。”与此同时,电影节自带破圈效应,它有专题式放映、粉丝电影,吸引来的更有大量普通观众。“有的新观众平时对观影礼仪了解不多,看到喜欢的画面、心爱的偶像情不自禁就掏出手机屏摄。出发点或许可以理解,但这种行为绝对是不可取的。”

上影节期间电影放映前现场滚动播放的提示

对此沙丹也分享了北影节经验,今年他们邀请演员郭柯宇在影片前的贴片广告里向观众呼吁,观影过程中避免交头接耳、打电话、屏摄、录音等不文明行为。电影节活动现场的主持人、对谈人会特别在映前提示观众遵守观影秩序,保护首映、未公映电影的知识产权。

“希望在互联网上形成一个理性有爱的互动空间,共同遵守观影礼仪,提升文化素养,逐渐形成共识。毕竟本来心情愉悦的观影之旅,谁都不想被打断吧!”

让电影的魅力“溢出银幕”

本月初,面向长三角地区观众,中国电影资料馆全新打造的江南分馆在苏州正式亮相。沙丹介绍,江南分馆除了担负艺术影院的职能外,还开发了展览、文创区等功能。“要把电影院变成电影活动的综合空间,赋予其更多的粘性,让观众走进来并享受流连其中。”

本届上影节期间,基于影院的核心功能进行多元开发,使电影院成为打卡地吸引更多人群,也成为一大热题。近日,上影集团宣布全新打造FOD(Film - Oriented Destination,即电影策源地),集五星级影院、酒店、俱乐部于一体,打破电影、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创建沉浸式电影文化空间。

让电影的魅力更好地溢出银幕,在更大空间与观众互动交响。在沙丹看来,无论是对中国电影资料馆江南分馆还是FOD而言,这都将是非常重要的未来电影空间的努力方向。

上影节期间,观众在影院展示的电影海报前打卡拍照

作者:王珂然
选稿:朱雯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