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这家24小时书店,点亮夜上海
浦东发布2024-06-18 14:03:54

在浦东金桥金海路18号的天物空间园区内,每到深夜,一栋两层的玻璃房子在夜色中静静矗立,灯光穿透玻璃窗整晚透亮。这是上海唯一的一家24小时书店——“城市不眠书店”,如同一盏“长明灯”,为这座不夜城增添了一抹文化的温暖与光亮。

图片

充满书香的港湾“彻夜有灯”

缕缕阳光透过四面大大的落地窗玻璃,照射在暖黄色的原木书架上,白天宽敞明亮,到了夜晚,这座挑高6米的大型玻璃房建筑,又化身成一个发光的“玻璃盒子”。

图片

据悉,“城市不眠”书店于2020年开始对读者24小时开放。说起办书店的初衷,书店创办人詹先泉说:“在浦东这块改革发展的热土上,我们想给那些怕影响家人休息而在附近工作的上班族,为考学、考公、考研而熬夜复习的人群,点亮一盏‘城市不眠’的‘长明灯’,也为希望能在此静待一会儿的路人、为这座城市默默打拼的人,提供一个栖身之所和交流平台。”

图片

多年来,书店成为不少夜读人心灵休憩的港湾。

一位名叫“花花”的教育工作者,每个双休日至少用一整天时间“泡”在店里。她说,在家学习备课干扰多,去商场去太嘈杂,到这里来,光线好,又静得下来。

家住上海南站的王先生经常骑电动自行车一个多小时赶过来,他觉得白天上班没空,夜晚只有这里可以随来随读,不受时间限制,而且店内夏天凉风习习,冬夜暖风阵阵,还能透过玻璃穹顶仰望满天星空,遐想连连。

受上海书友推荐,从外地慕名而来的庞女士,坐在沙发上点了杯饮品,读起了心心念念的《蛤蟆先生看心理医生》,“感觉特别惬意!”

书店主理人木子介绍,亚朵酒店与书店一墙之隔,不少长租客也习惯入夜后来到书店的固定位置读书办公,也有不少周边居民在晨练后,走进书店喝一杯咖啡、捧一本书进行身心“充电”。

多元“会客厅”让“读书有伴”

记者看到,占地600平方米的书店里,整整两面墙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类书籍,从艺术文化、人物传记、儿童绘本,到心理学、管理学、理想国等畅销书,涵盖各个热门类别。拥有不少有关艺术、设计类的小众书刊、绝版杂志,也是书店的特色之一。据介绍,“城市不眠”藏书达2万册,种类约有5000种。

图片

“城市不眠”是书店,也是“会客厅”,还是脱口秀的剧院、展示艺术画作的展览厅、玩剧本杀的场馆……书店与各方开展合作,让这个空间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据悉,近年来,“城市不眠”依托丰富的出版社与名家资源,定期与第一财经共同举行名家演讲,同时建立读书会,邀请作者在书店分享签售等。

图片

区总工会在书店在二楼开设了职工书屋,访客只需在前台登记,就可以上楼阅读。职工书屋的“选品”十分讲究,有针对性地上架文学、经济、心理健康、职场提升等领域的书籍。还会定期举办公益读书会,邀请白领以书会友。

书店还与浦东图书馆特别企划推出了一系列读书讲座交流活动。此外,与中国出版集团旗下的上海出版图书公司合作,搭台开展图书展销发布,还与众多设计师品牌联合,推出各类文创产品,并结合图书内容,为企业学校、商业银行等提供个性化文创产品定制,为企业提供文化沙龙、文化讲座、科普培训学习资料包研制等,进一步集聚人气,扩大读者群。

处处显温度,人人“静思有座”

“这里不仅为了阅读,也为有需要的人提供一处可以停留的地方。”书店主理人木子分享了一个印象深刻的故事。一次,夜班店员发现了一名深夜在书店门口徘徊的小女孩,经过询问得知是和家里人吵架后跑了出来。店员立即邀请小女孩进来,为她提供了水和食物并悉心开导,最终成功联系上了家长。第二天,女孩家长还专程来到书店表达感谢。

图片

书店人性化的理念,也展现在处处细节中。在一楼,记者看到有一处专门的儿童读书区和游戏区,这里有绘本等儿童读物,还有很多儿童益智类游戏。木子介绍,这是为了方便一些带娃的顾客,孩子可以读自己喜欢的书或者玩喜欢的游戏,家长也可以静下心来做自己的事情。前台免费为读者提供的纸和笔,还有防声音干扰的耳塞以及下雨天可借用的雨伞、自行车雨披等。为了方便读者,书店专设了“职工书屋”“退役军人专座”“伤残人士专座”等。

多年来,书店一直坚持全天运营。詹先泉表示:“书店是城市格局和温度的体现。满足人民群众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向往,是我们反哺社会、服务市民文化需求的初心。上海是文化大码头,只要社会需要,我们愿作‘夜读灯’,照亮徜徉书海的夜读人。”

作者:须双双 李章华
选稿:寇宇宁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