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上海中考志愿填报今起开始,他人或学校不得限制代替学生填报
澎湃新闻2024-06-18 08:53:00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宣布,上海2024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志愿填报今早(6月18日)9:00开始。

志愿网上填报

学生须在6月18日-20日(每天9:00-22:00)、6月21日(9:00-15:00)凭本人12位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报名号(或报名时登记的有效证件号)和密码登录“上海招考热线”网站(www.shmeea.edu.cn)进行中招网上填报志愿,登录密码沿用中招网上报名或志愿模拟填报时学生自行设置的密码。

如学生为首次登录系统,初始密码为出生年月日(8位。例如:20090101),首次登录后必须修改密码。如忘记密码,本市应届初三学生请与学籍所在初中学校联系重置密码,往届生、返沪生请与报名所在区招考机构联系重置密码,重置密码为出生年月日(8位,例如:20090101),重置密码后必须修改密码。

报名号和密码后续还会使用,请妥善保管密码,切勿泄露!

上海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顺序依次为:高中自主招生录取;中职校自主招生录取;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统一招生录取。请考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链接填报志愿。

1. 高中自主招生志愿填报

报名参加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市特色普通高中自主招生录取和市级优秀体育学生、艺术骨干学生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必须先在“上海招考热线”网站上填报志愿。仅在高中招生学校的校园网或报名系统中完成报名并提供材料不视作已填报自主招生录取志愿。6月24日-25日,招生学校将根据学生材料,确定综合测试人选并通知学生参加综合测试。

高中自主招生录取志愿包含市级优秀体育学生、艺术骨干学生自主招生,填报市级优秀体育学生、艺术骨干学生自主招生录取志愿的学生,须通过相关学校资格确认。同时具备两类资格的学生可兼报。

国际课程班和中外合作办学高中自主招生录取志愿填报由相关招生学校自行组织,无须在“上海招考热线”网站上填报志愿。

2. 中职自主招生志愿填报

学生填报志愿时要认真阅读学校招生章程中所规定的要求,特别是有关身体条件要求等,避免因不符合招生要求而被退档。部分志愿设有面试或专业测试要求,通过面试或专业测试的学生方可填报相应志愿。

报考中本贯通的学生必须是符合上海市中招报名条件的上海户籍学生。

学生如果被中职校自主招生志愿录取,其后续的志愿(即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和统一招生录取志愿)自然失效;未录取的学生则自动进入后续其他录取批次。

3. 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和统一招生录取志愿填报

填报自主招生录取志愿的学生也应填报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志愿和统一招生录取志愿。若学生在自主招生录取批次被正式录取,其填报的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志愿和统一招生录取志愿自然失效。

学生在网上志愿填报的规定时间内可修改填报信息。如若修改,以最后一次提交修改的志愿信息为准。志愿填报提交截止时间后,任何人不得修改或补报志愿。志愿填报提交截止时间为:6月21日15:00。

志愿书面确认

网上志愿填报成功的学生须在6月22日-23日进行志愿书面确认。

志愿书面确认的具体时间由学籍所在初中学校和各区招考机构统一安排。本市应届初三学生(含跨区报名的学生)和家长(监护人)在学籍所在初中学校进行志愿书面确认,往届生、返沪生和家长(监护人)在报名所在区招考机构进行志愿书面确认。

另据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的日程安排,上海2024年中职校招收随迁子女志愿填报也于同一时间段进行,普通中职校志愿投档录取时不分专业,学生进校后,学校根据学生成绩、志愿及计划等进行专业分班和调剂。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特别提醒:

1. 未在规定时间进行志愿书面确认,其网上填报的志愿无效!

2. 签字确认时不可更改任何志愿信息。

3. 学生应根据本人意愿进行网上填报志愿,任何其他人或学校不得限制或代替学生填报志愿。

选稿:朱雯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