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时代之响与人间生活 张楚《云落》新书首发
中国新闻网2024-06-06 15:44:48

中新网北京6月6日电 (记者 高凯)“时代之响与人间生活——张楚《云落》新书首发活动”日前在北京举办。著名批评家、散文家李敬泽,著名作家、清华大学教授格非,以及作家、《云落》作者张楚围绕《云落》展开交流,深入探讨在传统礼俗与现代规则交织碰撞形成的时代之响下,县城里人们的生活和命运。

《云落》新书首发。主办方供图

张楚,现为天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出版小说集《樱桃记》《七根孔雀羽毛》《夜是怎样黑下来的》《野象小姐》等。曾获鲁迅文学奖、郁达夫小说奖等。

《云落》是张楚的首部长篇小说。在该书中,“云落”是一个县城的名字,这里生活着形形色色神奇的人物,他们的神奇并非体现在他们的壮举或骇人听闻的行为,而在于他们接受命运的方式,以及姿态各异的反抗命运的方式。在这部小说中,张楚被认为写出了中国县城《清明上河图》一般的生态,更写出了平凡的世界中普通人的扭结与挣扎,美好与良善。

“《云落》是一部让人眷恋不舍的小说”,李敬泽表示,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很愿意跟着张楚,在这样一个迷人的小世界里,结识那些庸常的,但是又像神灵一样发着光的人”。

李敬泽指出,张楚对自己虚构的这个世界有充分的把握,对其中的每个人知根知底,这种知根知底的“县城式”叙事,是《云落》这部小说的魅力所在。“张楚花了很大的工夫,充分地去构建这个虚构世界的特性和饱满度,每个人、每种鸟、每朵花甚至每种细小的事物都有名字,他真的构建了一个小说世界里的‘县城宇宙’,这特别能够见出一个小说家的笔力和力量。”

“迷人、深邃、厚重,密度很强”,格非如此描述关于《云落》的阅读感受。他认为,《云落》将庞大的人物事件以及对历史的勾画全部放在一个特殊的县城里面——一个足以承载中国社会全息式图景的地域。张楚用了很多方法,使这个县城能够拓展它的容量,容纳更多他想要容纳的事物,呈现他要表达的内容。“这部小说是张楚对中国社会的概括,作品中无论是主要人物还是次要人物,都塑造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我从这些不同人物的身上能感受到张楚的时代感、现实感,以及他对当今社会很多重要的思考。”

“我在县城生活了将近四十年。县城生活对于我的作用,类似于空气和水。而我作为蜉蝣在它波光潋滟的水面上爬行,耐心逡巡察看着他者的足迹和命运。”谈到为何要写“云落”这个县城,张楚感慨,“我热爱这些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孔,写出他们的甜蜜与痛苦,写出他们的欢笑和眼泪,写出他们对美妙生活的希冀和憧憬——这样的念头始终缠绕着我。”

李敬泽引用人类学家项飙“关于我们的附近”的命题,表达自己对于张楚的小说家气质的感受。“现代人很少去关注‘附近’的一切,而张楚不同,他的‘附近’就是他的天下,他对‘附近’精准的把握和高度发达的感知能力,是他作为小说家的特质所在。”

格非从《云落》里浓厚的世情氛围和丰富的博物学知识的角度认为,张楚是一个扎实且注重细节的小说家。“小说家当然要有天分和才华,要有充足的感悟力和敏感性,但是一个好的小说家也需要进行大量技艺上的修炼,张楚在这方面做了非常多的工作。”

“《云落》写的是普普通通的人过着普普通通的日子,时代发生巨大改变,他们的生活也被时代牵引,踉踉跄跄往前行走,行走过程中有悲伤也有欢乐,我所做的就是如实把他们呈现出来。这些普通人,也是我们时代的一个侧面,是大的时代褶皱里真实的人生风景。”张楚说。(完)

【编辑:李润泽】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