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名导入场做短剧 优秀作品是高水平微短剧的“护城河”
中国新闻网2024-06-06 15:09:56

6月2日,由周星驰出品、易小星监制的首部短剧《金猪玉叶》上线抖音“九五二七剧场”,一小时播放量突破百万,上线首日播放量突破1200万。而后几天,播放量更是一路直冲近3000万,"周星驰短剧上线一小时播放量破百万"等词条也登上热门话题。不少用户观看《金猪玉叶》后给出好评,有网友留言“有电影质感,比抖音的其他短剧好一万倍”,也有网友认为徐志胜的表演非常有幽默感。

《金猪玉叶》上线后,网友点赞徐志胜的表演

一部作品的优劣好坏,“评委”永远是市场和观众。作为“九五二七剧场”的首部作品,《金猪玉叶》上线首日的播放量、目前的总播放量以及相关话题评论数等等,是照进微短剧行业的“一道光”。不止如此,不少用户也对《金猪玉叶》的拍摄画质、结构、逻辑、表演等给出了好评。这充分说明,在快节奏的网络视听时代,纵使信息和媒介眼花缭乱,市场和观众心里对作品始终有一杆秤。即使在信息高度饱和的今天,用心创作的好作品依旧可以脱颖而出。

《金猪玉叶》目前获得的口碑,源于创新和用心。从创新角度看,作为首部公路题材的抖音精品短剧,该微短剧融入了东北话、脱口秀等一系列喜剧元素,是一次喜剧微短剧的创作创新。同时,《金猪玉叶》还邀请周星驰“把关”,运用经典影视IP人物和动作,笑点密集,全片上百处“星爷”元素也很讨喜。而从用心层面看,这部微短剧以网络诈骗案为背景,讨论了诸如“杀猪盘”、职场不公等多种社会议题,有艺术表达更有现实意义。而和其他微短剧讲究收费“卡点”,先免费再收费“解锁”不同,《金猪玉叶》完全对观众免费开放,这也体现了制作方和平台的用心。

《金猪玉叶》海报

而这,正是好的微短剧应该有的模样——时长可以短,但内容质量不能“短”;形式可以“微”,但价值导向不能“微”。事实上,过去一段时间以来,有关微短剧的话题争议不少。某些创作者浮夸浮躁,题材和台词质量堪忧;一些投资者、拍摄者热衷逐利,急于变现而不顾社会价值;个别演员功底太差,播出平台对用户变着手法“薅羊毛”……种种现实下,规范微短剧审核、上线和行业健康发展,成为社会共同的心声。

从这个角度来看,“慢工出细活”、一上线就走红的《金猪玉叶》,是一面值得剖析的镜子。一方面,多种喜剧元素的完美融合和经典影视IP的巧妙运用,给了微短剧不一样的内容呈现。另一方面,名家、名导演和演员加入微短剧行业,对微短剧、影视产业和观众带来全新正价值。这种联手,打破了一些人对微短剧班子“东拼西凑”“上不了台”等的刻板印象。名家、名导也能以更高眼光,把好微短剧每一环节的成色。对产业行业来说,也有利于树立高标杆和发展方向,激励业内主动对标,提升质量,进而带动产业商业循环的发展。而对观众而言,也能接触到更多好作品、好精神食粮。

值得一提的是,名家、名导等加入微短剧行业,也给影视新人、年轻演员带来更多机会和可能。过去,参与微短剧的演员,总体上以“N线演员”居多,甚至不乏“龙套”、群演。有的演员是“一锤子买卖”,有的则忙于生计、轻视细节质量和本领提升。而由于名家、名导对作品要求严苛,有经验、有眼光,往往更敢于使用新人,乐于给年轻演员机会。这对于演员群体来说,也是很好的激励。当然,名家、名导等的携手,其实并不意外。“九五二七剧场”本身就是抖音联合周星驰运营的喜剧剧场IP。而据了解,抖音于今年1月就推出“辰星计划”扶持优质内容创作者,宣布对单作品将投入最高百万级现金和亿级流量支持。此后,又发布了2024春节档精品微短剧片单……种种举措,正是平台鼓励优质微短剧内容、持续探索推进精品微短剧作品的体现。

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化业态,微短剧要保持旺盛生命力和不竭活力,根本是提升内容质量,走精品化路线。只有兼具艺术性、观赏性、思想性和创新力的精品,才能滋养人们的精神世界,赢得流量与口碑。我们期待包括抖音在内的短视频平台与多方继续携手,创新用心,协力同心,逐步筑牢高水平微短剧的“护城河”,让更多优秀作品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文/宋凛)

【编辑:刘欢】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