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沪九条”发力“老破小”盘活 上海21个项目参与商品住房“以旧换新”活动
新民网2024-06-04 16:05:00

图说:市民参观“以旧换新”项目沙盘 新民晚报记者 杨玉红 摄

新民晚报讯(记者 杨玉红)6月3日,记者从上海市房地产行业协会获悉,上海商品住宅“以旧换新”活动满一个月,吸引了招商、象屿、金地、中国能建、中国铁建、中建东孚、上海纺织、金融街、新华、外高桥、隽冈、中交城投、中国金茂等13家企业21个项目和10家房地产经纪机构参加活动。

5月3日,上海市房地产行业协会、上海市房地产经纪行业协会发起了“以旧换新”活动:一定期限未出售房屋的购房居民,无责退房退款;经纪机构“全程推、优先卖”;开发企业、经纪机构提供产品和服务优惠;相关平台提供便民服务、专业赋能。

图说:参加活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及项目

5月27日,上海发布的楼市“沪九条”,明确支持居住困难家庭住房“以旧换新”,给予过渡租房、装修搬家等适度补贴措施,并明确了补贴条件(居民家庭出售外环内2000年前竣工、建筑面积在70平方米及以下唯一住房,并在一年内购买外环外一手住房)、补贴标准(建筑面积30平方米以下每套2万元、30—50平方米每套2.5万元、50—70平方米每套3万元)和办理流程(政策实施之日起一年内出售并完成购买新房,凭相关材料向新房所在区房地产交易中心申领补贴),同时新政也支持企业购买小户型(建筑面积70平方米及以下)二手住房用于职工租住。

图说:参加活动的房地产经纪机构

上海市房地产行业协会秘书长蒋慰如表示,“沪九条”通过补贴和企业进场收购的方式,将有力地支持本市居住困难家庭改善居住条件,同时也能有效地推进行业协会发起的“以旧换新”活动。目前,响应协会“以旧换新”倡议参与活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积极性都很高,招商、象屿、金地、中国能建等首批企业和位于浦东、嘉定、松江等区的多个项目已相继开始实施。

“支持居住困难家庭‘以旧换新’,并且给予适度补贴,上海的做法更体现‘人民性’。”上海中原地产市场分析师卢文曦分析道,在经济上给予适度补偿,不仅可以鼓励居民改善居住环境,还能盘活存量房交易。最近一周,中介门店新增客户量、业务咨询量激增。一系列新举措对刚需和改善型买家都释放出友好信号,预计6月楼市成交量有望止跌回升。

据了解,欲参加活动的购房人可通过支付宝“乐居换新购”小程序查询了解参加活动的楼盘的具体情况和活动流程等。活动咨询电话:60868817,咨询时间:9:00—18:00,市民也可拨打上列楼盘项目咨询电话。上海市房地产行业协会办公电话:52383583。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