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劳动者虚构工作履历 无异于给劳动关系“埋雷”
北京青年报2024-06-03 08:10:31

|

唐山客

|

用人单位在做背景调查时,发现尚在试用期的员工虚假填报工作经历,能否以此为由与其解除劳动合同?据《法治日报》报道,近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劳动合同纠纷案,判决驳回了虚报工作经历的吴先生要求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2.3万元的诉请。

|

虚构工作履历风险大,提供应聘信息需诚信。在案例中,劳动者吴先生本想通过对工作履历的“注水包装”投机取巧,在应聘时增加履历权重,却弄巧成拙,事与愿违,因此付出失信代价,竹篮打水一场空,失去了已经到手的工作机会。这一案例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具有普遍的警示教育意义,有助于双方看清提供(获取)工作履历以及其他应聘信息的权利义务边界,有助于从源头减少因应聘信息不实而引发的劳动纠纷。

|

一些劳动者在应聘时,为了增加工作履历的含金量,增强应聘的竞争力,提高应聘的成功率,对工作履历进行夸大,甚至制造虚假的工作履历。比如,把某段较短的工作履历改成较长的工作履历,把零碎的工作履历写成连续的工作履历,把在小微企业的工作履历修饰成在大企业、知名企业的工作履历,编造根本就不存在的工作履历。有的劳动者还会对学历、技能等情况弄虚作假。

|

这些劳动者看似耍了小聪明,实则给劳动关系以及就业机会埋下了不小的隐患。现在,很多用人单位都会对求职者进行背景调查,都会对求职者提供的工作履历等应聘信息进行核实,求职者对相关信息弄虚作假的做法很容易露馅。

|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通常而言,工作经历、工作技能、职业资格、知识技能、文化程度、健康状况、竞业限制等信息都属于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情况,会直接影响用人单位的招聘决策。用人单位有知晓这些信息的法定权利,劳动者有如实提供这些信息的法律义务和道德义务。劳动者针对工作履历等信息注水造假,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对用人单位构成了欺骗误导。

|

海淀区法院审理的上述案件中,某保险公司在应聘登记表和员工入职登记表中均载明“公司将对拟录用人员进行相关的背景调查,如填写内容及相关资料存在虚假,本公司将有权按不符合录用条件与该员工无条件解除劳动合同”。吴先生也承诺提供的信息真实有效,并对提供虚假信息的后果承担责任。故此,吴先生虚构工作履历,违反了保险公司应聘登记表和员工入职登记表中关于如实填写个人履历的录用条件,保险公司以其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除劳动合同,有理有据,并非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

当然,用人单位以劳动者提供虚假信息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应该严格履行相应的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明确: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据此,用人单位应当证明向劳动者公示或送达了录用条件、录用条件的考核标准以及劳动者存有不符合录用条件的情形等,如举证不能,则需在劳动争议中承担不利后果。

|

需要强调的是,并非劳动者针对应聘信息的所有隐瞒或造假行为都会招致负面的法律后果。现实中,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要求劳动者提供婚育等信息,有的劳动者为避免遭受歧视,会提供不实的信息。一般情况下,婚育等信息非但不属于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情况,反而在《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拉出的用人单位不得触及的负面清单范围内。劳动者即便提供了不实的婚育等信息,也不构成劳动法律层面的失信,用人单位不能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