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这场“数字非遗承艺展”看点多多
上海长宁2024-06-01 19:07:52

“蛟龙出海”数字非遗承艺展在虹桥南丰城开幕以来,得到了市民群众的欢迎。日前,记者对话策展人王亚民,解锁这一特色展览的更多新看点→

图片

数千年来,经能工巧匠之手,龙的形象深入人心,成为中国非遗技艺展现和传承的重要载体。本次数字非遗承艺展以“蛟龙出海”为主题,寓意进取、传承的民族精神。

展览集中展现了中国传统色、传统纹样、建筑营造、书法绘画、陶瓷织染、刺绣剪纸,以及木偶戏等新视觉盛宴。并且,邀请来自泉州的青年一代非遗传承人,用创新的非遗作品,以年轻多元化的视角,向世界传达中华文化和谐共融的精神。

图片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泉州是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世界非遗之都。以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上海’为新起点,我们希望能带动更多人前来感受数字光影与非遗作品的融合、传统与创新的碰撞。”王亚民介绍。

图片

随后,记者来到本次展览最具亮点的区域——“360°沉浸式影域”。只见,区域周边围绕多个巨型曲面屏,中央智慧屏与之相辅相成,呈现出具有中国传统色系的流转画面。“龙的形象多代表威严和力量,但其实它也很萌趣和浪漫。在这里,观展者能在视听环绕下体验沉浸式美学盛宴,了解关于龙的故事。”王亚民说道。

图片

据了解,该区域讲述四段小故事。其中,《飞龙乘云》以烟霞赤与金翠色为主色系,画面中融入掐丝珐琅的纹饰,龙在祥云纹中飞舞,表现其云从雨至的神奇。《蛟龙出海》则为云水蓝与青蓝色,画面质感犹如青花瓷,龙遨游在天际,福船乘风破浪,远航出海。《龙生九子》,茈藐紫搭配娇黄色,皮影的画风质感,展现了苍龙教子,言传身教,望子成龙的故事。《龙女乐舞》,胭脂雪辅以月下白,敦煌壁画的风格在丝竹、笛箫、南音传统音乐中,再现龙女与韩湘子的浪漫相会。

图片

同时,该展特别结合AIGC、裸眼3D、AI动作捕捉、体感粒子等前沿数字科技,让展览内容更为立体生动。

在“诗词书法AI长廊”,展现了王羲之、颜真卿、苏东坡、赵孟頫、董其昌等书法名家笔下的“龙”与相关经典诗词,不同笔法和风格的字体在屏幕上行走舞动。当观展者走入“AI长廊”,屏幕能够进行动作捕捉,将人体动作和轮廓倒映其上,成为特色展品的一部分。

图片

“裸眼3D龙仓宝盒”区域,呈现了精选自中国八大博物馆的九件“龙”国宝,包括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C形碧玉龙、战国龙形玉佩、东晋《洛神赋图》、唐代青龙纹砖、唐代鎏金铁芯铜龙、唐代千秋龙纹镜、清康熙白地绿彩龙纹瓷盘、清乾隆青花海水红彩龙纹瓷盘、清乾隆景德镇窑青花胭脂红云龙纹双耳扁瓶。依托裸眼3D技术,观众能近距离欣赏不同时期、不同材质的龙形文物国宝,一窥龙形象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变迁。

图片

不仅如此,展览着重突出“传承”,特别设置非遗学艺工坊,市民有机会亲自体验陶瓷制茶、刺绣织染、木雕竹编、书法绘画和皮影剪纸等。此外,展览还打造了一处非遗文创市集,非遗在文化创意下焕发新生,成为了餐具、包袋、文具、首饰等日用好物。

图片图片图片

“当今是AI时代,科技力量与传统非遗相遇,为非遗传承人带去了前所未有的创作机遇,拉近了全年龄段人群与非遗文化的距离。这些覆盖衣食住行的文创物品,让非遗文化也变得更接地气。”王亚民说。

“蛟龙出海”数字非遗承艺展

地址:遵义路100号虹桥南丰城南区4楼

时间:即日起至6月23日

票价:68元起

图片

识别上方二维码购票

图片


选稿:颉廉杰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