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你心中的理想社区是什么样的?这里开启了一场“头脑风暴”
上海杨浦2024-05-28 08:57:14

社区是居民们的“大家”。在延吉新村街道,居民们集思广益,以各种创新机制共建共治社区,让“大家”变得越来越宜居有爱,处处充盈着“友邻”的和谐氛围,也让老城区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近日,来自延吉社区第三睦邻片区的延吉七村、控江五村、控江东三村、控江西三村和松花江路居民区的15名社区工作者、居民骨干以及社会组织社工齐聚延吉第三睦邻中心,展开了一场打破边界的“友邻有力”社区生活研讨会。

这是一场关于“理想社区”的头脑风暴。在讨论环节,来自上海延泽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的王佳艳作为本场研讨会的引导师,带大家一起“看图”“说话“。只见桌上铺满了各式各样看似无关的图片,让大家从中挑选出符合心中憧憬的“理想社区”的象征意义的图片。

有人迅速挑选出心仪的图片,也有人仔细思考、斟酌。一位居民选择了一张有树林和一对父子的背影图片,她认为,现代家庭都太忙了,缺乏在户外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尤其父亲更需要多加带孩子去户外活动。

在场的每个人都分享了自己所选择的图片背后蕴含的意义,包括希望社区的老年人能更多参与有意义的活动,感受到社区的活力;对特殊人群需要有更多的心理关爱;给在职场的年轻人和青少年提供一些满足他们学习和工作需要的空间和服务;社区除了需要热闹,也需要能让人安静休憩的场所;中青年作为承上启下的一代,也需要思考如何与自己的孩子和父母有更紧密的情感交流和保持良好的家庭关系。

通过图片进行初步的头脑风暴之后,大家继续发散思考,提出了“理想社区”的关键词——“安全”“和谐”“有序”“放松”“设施齐全”“友好”“融洽”“健康”……这些词具体地体现了人们对于一个“理想社区”的美好期待。

在随后的关键词讨论中,大家认为良好的社区基础设施是生活品质的基本保障,是“硬件”;社区治理是理想社区建设中更重要的因素,是“软件”;有高效的、专业的、充满人文关怀的现代社区治理,才能确保社区秩序井然、环境清洁以及社会服务的完善。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讨论,墙面贴满了大家对于社区的期待,也更具体地列出了问题和需求,还有更重要的追问:“应该由谁来满足需求或解决问题?”“我们自己可以做些什么?”东华大学志愿者辛夷对本场讨论的问题和需求做视觉化整理和现场反馈。大家在“小纸条”上写下行动者的话,具体的社区行动将会在后续主题讨论中实施。

这场社区生活研讨会也是一次倡议行动,每一位参会者都是“友邻有力”的倡议者和行动者。大家共同签署“行动者”旗帜,诠释“以邻为友”的社区精神,践行“品质、温暖、活力、善治”的睦邻精神,挖掘更多社区合作伙伴和行动者,破圈、跨界、协作、共创。

如今,“友邻”力成为老城区的活力之源。社区工作者、居民对自己的社区足够了解,彼此之间形成了一张无比紧密的关系网。在城市更新的指引下,大家奔着“理想社区”这个目标共同努力。

未来,睦邻中心还将举办各类主题的开放式讨论,促进多方力量分享经验、集思广益,共同探讨和应对解决社区问题,实现“众人参与、众人商议、众人受益”的社区治理理念。

选稿:许文杰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