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自述|当我在地铁遭遇色狼
澎湃新闻2024-05-27 20:35:00

5月24日,周五早高峰。已入夏的上海,不到8点,气温就超过了20℃。开往市区方向的地铁9号线每2分钟一班列车,几乎满载着上班族。刘女士戴着口罩,穿着长衣长裤,挤进了列车车厢。

列车运行,车厢摇晃,刘女士的后背和肩膀被人碰了几下,她转过头。一个比自己高半个头的男人站在她身后,同样戴着口罩,穿着秋冬款的长衣长裤,眼睛盯着地板。刘女士虽心存疑惑,但对9号线的拥挤习以为常,不以为意。

列车抵达中春路站,一波客流挤上车,刘女士突然感到被人紧贴,有明显的硬物抵着她的臀部,伴随着不舒适,持续了几秒钟。她的第一反应,是不是身后乘客的保温杯或早餐压在自己身上。车厢很挤,刘女士没法第一时间转身。等她回头看时,站在她身后的人已经溜下车了。

在民警的提醒下,刘女士意识到,自己被人猥亵了。这是刘女士第一次在地铁里遇到这种糟心事,她感觉像是被雷劈了,恶心、害怕,然后大脑一片空白。

以下是刘女士的自述:

那天,一位男性民警出现在我面前,告诉我,刚刚有个男人可能对我实施了一些猥亵的行为,需请我配合调查。公共场合,民警不便说得特别具体,只是让我先下车。

恍惚之中,我在站厅内找到地铁工作人员,也稍微定了神。我才反应过来,刚刚的“保温杯”,不是一只手,而是一个勃起的男性生殖器。

我感到无语、恶心。

我被告知,那个男人下车后又往反方向去了,因为前几站的客流量大,他在那几站循环坐地铁作案,抓捕他需要更多确凿的证据,也需要受害者进行指证。我留下了联系方式,着急去上班。

又坐了三站地铁,我的手机响了,屏幕显示是民警的来电,但最开始我并不想接电话。我都能猜到电话内容:那男的被抓了,请我去录个口供。

我的第一想法是,抓住就好了吧,我干脆就别去录口供了。那男的拘留结束被放出来会不会报复我?让别人知道我遇到这种事,他们会怎么看我,会不会觉得我穿太短、穿太少?我在网上看到类似的社会新闻,夏天、猥亵、女性,这几个关键词联系在一起,很多这种评论。

但我越想越生气,因为知道早高峰的9号线人多拥挤,我从不敢穿短裤短裙坐地铁上下班,没想到都包裹得这么严实了,那男的还能做出这种猥琐的行为,他该得到应有的处罚。

我接听了电话,另一头,民警告知我,男子已经被警方控制住,让我中午时段去公司附近的派出所做个笔录。

抵达公司后,我向朋友咨询相关的法律意见,因为我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不知道录口供时可以提出什么诉求,不知道事后如何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

“算了吧,万一这件事传出去,被公司的同事知道了,他们会怎么看?那男的之后报复你怎么办?” 也有朋友这样劝我。

我想,明明是我被骚扰了,为什么反而要觉得羞耻呢?

在派出所做笔录,接待我的男民警看起来和我年纪差不多大。为了不让我感到冒犯,他做了如下的开场白:

“接下来我可能要问你一些比较敏感的问题,但这是法律程序规定的,我必须要这么问。”

我了解到,之前也有过类似的案情,但有些女性受害者因为担心被报复,或担心别人会觉得是她们自身的问题,不愿意出来指证这些施害者。

做完笔录,我的心情平静了一些。我也再没见过那个男的。随后,我被告知,他因猥亵他人的违法行为,被警方行政拘留。

拿到处罚决定书,我仔细看了看他的身份信息,34岁,年龄并不大。

我把自己的这段经历发布在社交媒体,希望有类似经历的女性,能勇敢地站出来。

有网友支持我,也有我意料之中的“二次伤害”。我收到陌生网友的私信辱骂,说“冤枉好人是不是让你特舒服,下贱”。

我觉得,很难,但还是勇敢一点吧。如果有更多的人选择站出来,女性也不会因此觉得羞耻,可能下次,旁边的人看到也就会阻止这种行为。

反正我也认得他的样子,若他真的来报复我,到时候说不准我会比他更狠,我会反击。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