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我也有属于我的阿勒泰
新民网2024-05-27 14:56:00

李娟的《我的阿勒泰》搬上了荧屏,万众瞩目。我在阿勒泰生活工作了二十余年,日久他乡是故乡,阿勒泰有我的乡愁。

我的阿勒泰,与李娟的不一样。她生活在乡村牧区,与母亲一起开小店,种向日葵,面向大草原;我生活在政治文化中心的阿勒泰市里,在那里教书当老师,阿尔泰山下克兰河边,我有各民族的朋友。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华师大毕业的60个大学生一起分配到新疆,部队农场“再教育”后,再分到新疆各地工作。和我同在阿勒泰工作的,还有其他大学分来新疆的,我们一概称之为“同学”。

那时,刚走向社会的同学们大多是单身,礼拜天聚会是大家高兴的假日生活。我在地区师范,师范办在“贫下中农家门口”,于是由我负责去农村采购。我专门学了两个哈萨克语词语:鸡蛋、小公鸡。农村里有半数是哈萨克族村民,他们家里养羊也养鸡。

阿勒泰的村民非常淳朴,鸡蛋一毛钱一个,公鸡一块钱一只,家家如此,约定俗成,不论大小,不称分量。不用讲价钱,不用挑挑拣拣,买卖双方都诚意满满。

单身汉没有家,住集体宿舍,在地委、行署工作的同学居多,休息日办公楼空空荡荡,大家集中在中国医科大毕业的老汤的卫生局办公室,阿勒泰是高寒地区,那时还没有集体供暖,办公室里都有取暖的炉子。人多力量大,生炉子烧水,杀鸡去毛,把抽屉翻过来当案板,不到一个时辰,辣子鸡、炒鸡蛋、奶茶,都有了,开一瓶“伊力特”,买几个馕,吃着,喝着,说着,笑着,一帮在边陲相逢的快乐的大学毕业生。边疆为青春刷上了一层绚丽的色彩。

阿勒泰的一大特点是多民族聚居,其中以汉族和哈萨克族居多。我任教的师范学校是地区的最高学府,是一所民汉合校。开会有翻译,汉译哈,哈译汉,让我感到十分新奇。给远在上海的父母写信说,这真是大家庭。少数民族教师大多粗通汉语,一般日常沟通没有问题,相处日久,我感到哈萨克族同志淳朴厚道,热忱好客。我有了许多“跨民族”的好朋友。因为我是单身,节假日经常被邀请到少数民族老师家里去做客,喝奶茶,吃抓肉。

斯兰别克,新疆大学数学系的高材生,他和我一起主持教务处的工作,一个办公室相处了十几年,竟没有争执,没有红过脸。他爱人卡里曼是校医,听说我们孩子发烧了,半夜三更上门看病,踏雪而来踏雪而归。

韩翻译是东乡族,他爱人是哈萨克族。他曾经参加《红楼梦》的哈萨克文的翻译工作,是一个受尊敬的高级知识分子。他是我在学校最好的朋友。我俩经常喝着奶茶促膝谈心,许多哈萨克族的历史故事都是听他讲的。

我和老韩一起翻译哈萨克族著名的民间长诗《哈勒哈曼和马莫尔》。窗明几净,我们相对而坐,他根据原文,说出汉语的意思,我斟酌成汉语的诗句,再一起磋商定夺。数百行的文学瑰宝发表在《新疆民族文学》上。我们还一起翻译了许许多多哈萨克族的谚语、故事,发表在《阿勒泰报》。

我们夫妻上班,就把小儿子放在老韩家里,老韩的爱人玛尔孜娅成了孩子的“亲奶奶”。奶奶住院弥留之际,我们带着儿子去看她。床边站着许多哈萨克族妇女,有人伏到奶奶耳边:“小弟又来了。”昏迷中的奶奶突然睁开眼睛,握着小弟的手说:“我一直把你当儿子……”儿子忍不住哭了起来,我妻子躲在人后,哭成了泪人。

2011年我回阿勒泰省亲,探望我的诸亲好友。给老韩夫妇上坟是一项重要日程。是日,在阿勒泰将军山的后山,和风暖阳。点燃从上海带去的安息香,我们肃立默哀,鞠躬顶礼,在心中默默向少数民族朋友低语。这是祭奠我们跨民族的情谊,不似亲人,胜似亲人。

我的阿勒泰,那里有我的青壮岁月,那里有我的亲人,有许许多多难忘的亲情……(贝新祯)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