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中国驻柬埔寨大使馆和柬华理事总会代表深入探访吾哥比里公立中华学校
柬华日报2024-05-27 10:51:28

【本报消息】5月24日,中国驻柬埔寨大使馆和柬华理事总会领导一行,包括中国驻柬埔寨大使馆赵海燕公参、武晓峰参赞、刘召兴领事暨夫人、柬华理事总会常务副会长兼文教处处长郑棉发勋爵、柬华理事总会秘书长钟耀辉先生、陈延伟先生。在繁忙的外交事务中抽出时间,专程前往吾哥比里公立中华学校,深入探访并慰问那些辛勤耕耘在汉语国际教育一线的志愿者教师。这一行动不仅体现了祖国对海外教育工作者的深切关怀,也展现了国家对于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

大使馆和柬华理事总会领导受到了吾哥比里市柬华理事会、中华学校师生及本地乡亲的热烈欢迎。在张如耀校长及老师们的带领下,学生们列队鼓掌、献花欢迎。随后,一行人员在学校礼堂入座谈话,张校长代表吾哥比里市柬华理事会、学校师生对各位领导的到访,表示衷心感谢和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校历史概况,在柬华理事总会、中国驻柬埔寨大使馆的慷慨赞助和倾心关怀下,学校教学工作得以稳固发展。郑重感谢中国驻柬埔寨大使馆、国务院侨务办公室资助学校教学经费共计10万元人民币(约13888美元),因学校教学楼建设已全面竣工,有望在近期投入使用,教学楼建设工作量现已完成,但学校仍面临教育资源紧缺的问题,学校无法建设教师办公室(校务处)。为提高学校教师教学质量,从根本上提升华文教育水平,全部资金(约13888美元)将用来建设教师办公室。感谢柬华理事总会会长方侨生大公爵赞助两间课室(代金42000美元)。感谢郑棉发勋爵为学校教师宿舍楼建设作出的努力。

郑棉发勋爵对中华学校的华文教育工作表示肯定,并高度赞誉吾哥比里市柬华理事会会长黄旺茂勋爵,作为三代华人,虽不擅中文,仍为华文教育事业鞠躬尽瘁。赵海燕公参在会上发言,感谢各位前辈对学校及华文教育事业的付出和贡献,感谢在场参会人员对学校的支持,并对中华学校华文教育事业的发展表示衷心喜悦。

在这次慰问活动中,中国驻柬埔寨大使馆领导与五位志愿者教师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他们详细询问了志愿者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给予了热情的帮助和建议。在与志愿者教师的交流中,大使馆的工作人员们对志愿者们的无私奉献和辛勤付出表示了高度的赞扬和肯定。他们鼓励志愿者教师们继续发扬奉献、进取的精神,为推动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国际文化交流作出更大的贡献。

此次慰问活动不仅让志愿者教师们感受到了祖国的温暖和关怀,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为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奋斗的信念和决心。我们相信,在祖国的关心和支持下,这些志愿者教师们一定能够在国际文化交流的舞台上展现出更加亮丽的风采。在柬华理事总会和中国驻柬埔寨大使馆的大力支持下,华文教育的明天会更好!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