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一群“有故事的人”聚在这里,讲述这些精彩故事……
上海长宁2024-05-25 15:46:24

一场别开生面的“故事会”近日在新泾镇举行,一群“有故事的人”通过口述“群众身边的治理故事”,分享社区经典案例,总结提炼有效的群众工作经验与方法,为长宁的基层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

新泾镇下辖33个居民区、121个小区,面临着基层治理体量大、居民需求多的现状,通过“泾治故事会”这样一个开放的舞台,让社区工作者分享群众工作方法,展现“四百精神”,打开基层治理眼界与思路,走出一条符合超大混合型社区特点的治理之路。

在“泾治故事会”上,来自虹康、刘三、北虹等9个居民区的社区工作者讲述了居民的急难愁盼。他们紧紧围绕发生在小区,萦绕在居民心间的操心事、烦心事,演绎了居民区党组织团结带领党员群众,凝聚骨干力量,整合各方资源,努力破解电梯更新、停车紧张等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一句句“我是泾治故事讲述人……”把大家引入了故事现场,无论是旧貌换新颜营造美丽家园,还是业务会换届选举把好人选关;无论是接待居民反馈意见,还是整治飞线充电等,每个“有故事的人”都以亲身经历,真切而生动地描述着为民办实事、解难题的初心,让台下的观众产生共鸣与共情。

中泾生境花园建设的故事就是社区基层治理的一个缩影。正如该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金志岚所讲述的,这个变迁过程确实充满了困难和挑战。居住在新泾苑的多是原地拆迁的农民,他们大多对老土地眷恋不已,习惯把公共绿地看作“自家菜园”。在推进生境花园建设的过程中,金志岚充分展现了“小巷总理”的耐心和智慧。她没有选择强硬推行,而是通过倾听居民的声音,理解他们的诉求,并尽可能地将这些期盼融入到项目的设计中去。这种以人为本,讲究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工作方法,不仅解决了问题,也赢得了居民的心。

金志岚分享道:“社区工作酸甜苦辣样样有,故事可以说上几天几夜,但要想在新时代下走好治理之路,我们就要让党的领导成为‘指南针’,心系居民、读懂居民、凝聚居民,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真正地走入社区、走近群众,把最好的资源留给居民,使广大居民得到最大的实惠。”当天,金志岚将社区遇到的一桩桩揪心事转化成生动的故事——《彩蝶飞进老社区,诗意生境新梦园》,最终获得了最佳人气奖和一等奖;虹康居民区周妍讲述的《Elevator 更新奏鸣曲》获二等奖;刘三居民区胡丽妮的《小区菜地蝶变幸福风景线》和怡景苑居民区刘林的《道闸停摆引发的风波》同获三等奖。

前行路上没有句号,社区治理考题不断。新泾镇居民区工作的“老法师”张龙云勉励年轻的社区工作者们在今后的社区大舞台上,要学懂弄通社区百科、政策法规、业务知识,以精准的话语、精细的服务,运用到基层建设之中,不断加强与提升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来自上海师范大学的冯猛教授给出了三个建议:一是抓难题,要将居民对居委的投诉转化为居委对居民的服务;二是交朋友,要将社区中的居民朋友转化为社区中的“器官”;最后要扎实干,将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转化为社区的美好生活。

选稿:曾子檬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