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健康科普|关于病媒生物防制,这些知识你需要了解
创卫漫谈2024-05-24 10:13:00

太原创卫在行动|健康教育

病媒生物是指能传播疾病的生物,一般指能传播人类疾病的生物。

病媒生物主要有老鼠、蚊子、苍蝇、蟑螂。

主要有环境治理、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

蚊子可传播哪些传染病?

蚊子可传播疟疾、乙脑、黄热病、登革热、寨卡病毒病等多种疾病。

蚊子主要孳生(栖息)场所。

积水场所都有可能孳生蚊虫。如种养水生植物容器、水缸、盆景及垫盘、腌菜缸、电冰箱和空调的接水盘、废弃缸罐,绿化带丢弃的饮料罐(杯)、食品盒、无盖空瓶,竹头树洞、建筑反梁、天台蓄水池、堵塞的沟渠、沙井、地下室集水井、房前屋后的盆缸等。

蚊虫的防制方法

1、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翻盆倒罐,清除各种杂物,清除蚊虫孳生地。

2、水生植物每3至5天至少换水一次,并将植物的根部及容器内壁清洗干净,或改用沙子养植。

3、保持庭院排水沟渠和沙井畅通,房前屋后的盆罐应清除或倒置存放,防止积水。

4、使用国家认证的卫生杀虫剂烟熏或喷洒灭蚊,药品可自行到市场购买。

5、安装沙门和纱窗,防止成蚊入侵,可使用电蚊拍等工具进行灭蚊。

要诀:清理积水,防止自己养蚊子叮咬自己。

老鼠的危害

不仅偷吃粮食、破坏建筑与农田,而且能传播鼠疫、出血热、钩体、恙虫病等疾病。

老鼠的主要孳生(栖息)场所。

屋顶、灌丛、竹丛、货堆、木堆、杂物堆、垃圾堆、屋基周围、地下室、下水道等。

老鼠的防制方法

1、食物要存放在防鼠的容器内,剩余饭菜要放入冰箱内,及时清除垃圾不留过夜。

2、大门和门框要密合,缝隙要小于0.5厘米。堵塞通向外环境的管线孔洞,没有堵死的孔洞,其缝隙不得超过0.5厘米;楼下或地下室排风扇或通风口有金属网罩,网眼不得超过0.5厘米;楼或地下室窗户玻璃无破损。

3、窗户、通气孔、空调内外机连接管、下水管、外水落管等要符合防鼠要求。

4、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房屋周围10米以内不要堆放柴草、垃圾、废物、乱石等物。

5、及时堵塞地洞、墙洞。

6、使用鼠夹、鼠笼、粘鼠胶板、养猫捕鼠法等进行物理灭鼠。

要诀:有鼠灭鼠,没鼠防鼠。

蟑螂的危害

不仅咬烂食物、损坏原料、污染食品,使食物霉变产生致癌的黄曲霉,传播痢疾、伤寒、小儿麻痹、腺病毒、病毒性肝炎等疾病,而且可引起人群过敏。

主要孳生(栖息)场所。

凡温暖、潮湿、食物丰富和多缝隙的场所都有可能栖息蟑螂。如室内墙缝、板缝、角落、桌(凳)底、杂物堆、炉灶、垃圾桶周边、水池、地下室和暖气管、下水道等。

蟑螂防制方法

1、彻底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清除卫生死角。

2、用水泥、石灰、玻璃胶等抹缝堵洞。

3、以厨房为重点,定期清杂物,查柜、箱、桌、凳、灶底,仔细搜捕消灭蟑螂和卵鞘;过夜的食品应放入冰箱或橱柜中存放,或加盖保护。

4、使用国家认证的卫生杀虫剂灭蟑,如粘捕盒、灭蟑笔、灭蟑贴等灭蟑药品可自行到市场购买。

要诀:抹缝堵洞,无处藏身。

苍蝇的危害

传播痢疾、结核病、甲型肝炎、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砂眼、小儿麻痹、蛔虫、霍乱等几十种疾病。

苍蝇的主要孳生(栖息)场所。

食物残渣、下脚料、狗粪、腐菜、腐果、腐肉、蛋乳品、酱制品、腌腊咸鱼、腌菜缸、泔水缸、垃圾堆、沟渠淤泥等。

苍蝇的防制方法

1、彻底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清除卫生死角,垃圾日产日清,保持垃圾桶整洁。

2、家庭的花草盆内不使用生肥(譬如在花盆上覆盖鸡蛋壳等)。

3、定期清扫家养宠物窝舍,及时清理排泄物。

4、安装纱窗、纱门等防蝇设施,阻隔苍蝇侵入。

5、使用国家认证的卫生杀虫剂灭蝇,灭蝇药品可自行到市场购买。

要诀:清除垃圾,防止蝇蛆孳生。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