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普陀文旅全新发布“做一天上海人”精品旅游线路
新民网2024-05-20 09:09:00

2024年5月19日是第14个“中国旅游日”,今年的年度主题为“畅游中国 幸福生活”。普陀区是5·19中国旅游日·上海市主题活动五大分会场之一,为持续打响“半马苏河”文旅品牌,全力推动上海打造中国入境旅游“第一站”。

图说:普陀文旅全新发布“做一天上海人”精品旅游线路

当天下午,在曹杨百禧公园举行“做一天上海人”精品旅游线路发布暨首发团体验活动启动仪式。

“做一天上海人”精品旅游线路利用曹杨新村特有的人文环境,专为外国游客量身定制,旨在提供一场深度体验上海本土生活的文化盛宴,每一环节都充满浓郁的上海特色。现场通过沉浸式短剧、网红体验官分享来展现“做一天上海人”的精彩体验:居民家中做做客、学做一道中国菜、体验卢氏心意拳、在“红桥”前合影,在菜场体验都市烟火气、在曹杨一村感受“老村”焕“新颜”、漫步曹杨环浜等。

“做一天上海人”精品旅游线路由曹杨新村“做一天上海人”涉外旅游项目升级而来。该项目自20世纪90年代初推出,至今已接待来自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首脑、政要、名人和旅游团队40多万人次。发布仪式后,外国游客代表现场体验精品旅游线路,通过这些充满浓郁本土生活气息的活动,让境外游客真正走进中国、融入上海。

图说:活动现场

普陀区副区长王珏在致辞中表示:“通过在苏州河畔‘做一天上海人’,让中外朋友能够全方位融入上海的日常生活,体验不同的城市文化,带走一份独特的城市记忆。普陀区将以开放的姿态欢迎来自世界各地及全国各省区的朋友们,期待着每一位中外游客都能在苏州河畔留下难忘的 ‘半马苏河’体验。”

当天,普陀区文旅局联合曹杨新村街道在百禧公园同步举办“靠普游”文旅市集。邀请知名景区、酒店、旅行社、非遗项目传承人,推出漆扇、竹编、中式盘扣等非遗作品展示,汉服变装、糖画等传统文化体验,旅游线路、特价产品、优惠套餐等特色产品。

据悉,普陀区文旅局将依托2024年第四届“半马苏河”文化旅游节等品牌活动,策划举办一系列主题鲜明、精彩纷呈的文旅活动。在去年首次推出苏州河彩船巡游的基础上,焕新升级为彩船夜游,并将引入上海旅游节花车巡展,提升区域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面向海外游客,推出全新普陀文旅宣传片,发布“苏河十二国色”系列旅游产品,以12种国画色彩,对应在普陀体验的12种都市文化生活。本次发布的“做一天上海人”精品旅游线路是“苏河十二国色”主推旅游产品之一,通过以“烟火气”为特色的全新旅游体验,助力上海打造入境游第一站。

新民晚报记者 解敏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