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专栏辣评8】破除高额彩礼须综合施策
东方网·城市导报2024-05-16 10:29:02


如果按照原计划,来自湖北武汉的邓先生现在已经和女友完婚了,没想到节奏被彩礼打乱了——女友的家人提出要30万元彩礼。考虑到自己家境并不富裕,邓先生和女友商量降低彩礼数额,却遭到女友拒绝,理由是“她也没办法改变家人的决定”。

男方付给女方适当彩礼,既有确定婚姻关系的仪式寓意,也具表达双方情感的信物功能,更有父母资助新婚小夫妻的赠与属性。但动辄索要几十万的高额彩礼,既让一般男方家庭难承其重,也严重扭曲“彩礼”本身的象征意义。由此衍生出所谓“媒婆费”“上下车费”和“改口费”等,更让婚事家庭的经济困境雪上加霜。“没办法改变家人决定”的无奈,也道出世俗惯势的顽疾。抵制、破除高额彩礼,不仅要转变认知,更要综合施策。

诚如多名专家所言,从相亲到结婚,各种高额费用的成因复杂,兼具伦理与法律的混合属性,这需要移风易俗地刨根问底和久久为功。举办婚礼和给彩礼是古往今来的风俗习惯,适当的礼仪感也符合人们对美好婚姻生活的祝福与期待。细品近年来频频出现且居高不下的高价彩礼现象,存在多个层面的认知偏见。

一是受“彩礼高代表嫁得好”的陈旧观念影响。女方为了面子,会要求男方给出不低于周边人的彩礼数目;二是缘于攀比心理作祟,部分地区以发达地区经济水平为坐标,向高彩礼地方或者家庭看齐,有的家庭希冀通过高彩礼改变家庭拮据状况,人为抬高彩礼成本;三是受重男轻女思想的惯性误导,造成部分农村男女比例失调的现状,加之愿意嫁到农村的女性数量少,加剧了城乡适婚男女的比例失衡,高价彩礼或不无吸引女方来嫁的心理驱使。

遏制高额彩礼,首先需要扎实推进婚俗改革,达成良币驱除劣币效应。要落实好民政部《关于开展婚俗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不断给中华传统婚礼赋予时代内涵,丰富表现形式,为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优质载体;整治天价彩礼、铺张浪费、低俗婚闹、随礼攀比等不正之风,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推进社会风气好转。

其次,德法教育并举,矫正婚礼陋习。要通过宣传婚姻法律法规,教育青年人正确认知婚姻、重塑家庭责任,提升对“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的法规认知,尤其要注重以案释法的教育尝试;同时,要充分发挥村(居)委会和行业协会等组织的自律作用,将抵制高价彩礼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组织章程中,充实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亲敬老等移风易俗内容。

其三,注重典型引路。婚俗改革重在参与、贵在行动。各地要建立专班机构和工作机制,加强政策指导和协调配合,引导鼓励部分县、乡、村先行试点、大胆创新;要通过“文明家庭”“最美新娘”等系列活动,倡导“零彩礼”“低额彩礼”的婚俗新风和青年典型,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自己事”的零距离体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让人们耳濡目染受到有效教育。



作者:张玉胜
选稿:魏丽君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