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深度 | 联大通过“历史性”决议,巴勒斯坦离“入联”还有多远?
上观新闻2024-05-12 21:04:00

当地时间5月10日,应多国要求,联合国大会召开第十次紧急特别会议,审议接纳巴勒斯坦加入联合国的议题。最终,联大以143票赞成、9票反对、25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决议,认定巴勒斯坦国符合《联合国宪章》规定的联合国会员国资格,建议安理会重新审议巴勒斯坦“入联”申请。

这一“历史性”决议受到外界广泛关注。它的通过有何意味,能否有助于减轻巴勒斯坦人正在遭受的苦难,又将如何影响加沙局势和中东和平进程?

重回舞台中心

联大最新决议由联合国阿拉伯集团现任主席国阿联酋起草,由70个国家共同提起。除了重申巴以问题“两国方案”等内容外,该决议还赋予巴勒斯坦更多联合国权利,包括按照字母顺序就座于会员国中、有权提出议案、参与联合国大会及其委员会主席团席位等。但决议明确表示,巴勒斯坦没有投票权,不能成为联合国机构席位候选国。此外,决议建议安理会重新审议巴勒斯坦的“入联”申请。

在当天的表决中,联合国193个成员国中有143国投下赞成票,美国、以色列等9国反对,加拿大、英国和德国等25国弃权。

表决结果出炉后,联大全场掌声热烈。巴勒斯坦常驻联合国观察员曼苏尔激动地高举双手,向大家表达感谢。他说,这是巴勒斯坦人民在政治解放道路上迈出的“历史性”一步。其他国家的联合国代表在会后排队向曼苏尔表达祝贺。

以色列方面同样情绪激动。表决前,以色列驻联合国代表埃丹在发言时将《联合国宪章》小册子塞进小型碎纸机,以表达对此次特别会议的反对。表决后,以色列外长卡茨批评联合国给哈马斯“发奖品”。 

除美国和以色列外,投反对票的大多是持亲以、亲美立场的国家,包括以色列在欧洲的亲密盟友——捷克和匈牙利、今年2月新总统刚访问以色列的阿根廷,以及投票倾向历来与美国接近的太平洋小岛国——马绍尔群岛、密克罗尼西亚、瑙鲁和帕劳。

143比9,舆论认为,在加沙战事持续逾7个月、造成逾3.4万名巴勒斯坦人丧生的背景下,联大最新决议凸显出国际社会不容忽视的政治势头——支持巴勒斯坦建国并加入联合国,谴责以色列和美国的强权政治、蛮不讲理。

“联大最新决议只具有道义约束力,没有法律约束力。但是,它让巴勒斯坦方面实现两个目标。”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主任孙德刚提到两个“重回”。

“它让巴勒斯坦问题从中东政治的边缘地带重回舞台中心。”孙德刚指出,自2011年“阿拉伯之春”发生起,伊朗问题逐渐取代巴勒斯坦问题成为中东核心问题。特别是2020年美国推动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后,巴勒斯坦问题进一步被遗忘。巴以冲突的“死结”也一步步越系越紧。这次联大的最新决议是对巴勒斯坦人的鼓舞,也让国际社会重新认识到,巴勒斯坦问题才是中东问题的核心,巴勒斯坦的独立建国权不能被忽视。

“它也让巴勒斯坦‘入联’议题重回安理会进行审议。”孙德刚指出,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要解决巴以问题,就需要落实“两国方案”。而支持巴勒斯坦“入联”,正是推进巴勒斯坦独立建国、落实“两国方案”的重要步骤。据悉,欧洲多国(西班牙、爱尔兰、马耳他和斯洛文尼亚等)计划在本月晚些时候集体承认巴勒斯坦国。这将对以色列和美国形成更大压力。

美以为何反对

独立建国是巴勒斯坦人的夙愿。根据国际公认的“两国方案”,巴勒斯坦将以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前的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建立国家,领土包括约旦河西岸及加沙地带。为此,巴勒斯坦曾于2011年向联合国递交成为会员国的正式申请,但未获安理会通过。

根据《联合国宪章》,联合国接纳新会员必须得到安理会和联大同时批准。安理会方面,由于接纳新会员国为实质性议题,需得到至少9个安理会成员同意且未遭常任理事国否决。联大方面,相关表决需要会员国三分之二多数同意。

身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美国在巴勒斯坦“入联”问题上拥有一票否决权。正因美国的反对,巴勒斯坦在2011年遇阻后暂停了“入联”申请;上月初重新提交“入联”申请,但再次铩羽而归。

有舆论指出,作为巴以冲突当事方,以色列反对巴勒斯坦建国,并不让人意外。一旦承认对方独立建国,它就需要退出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修建的定居点。美国则不同。历届美国总统都宣称支持“两国方案”,摆出“和平使者”姿态,但华盛顿为何仍三番四次阻挠巴勒斯坦“入联”?

孙德刚注意到,内塔尼亚胡政府最近在议会推动一项反对巴勒斯坦独立建国的议案。究其原因,以色列担心巴勒斯坦独立建国会对其安全和现实利益构成威胁。一旦巴勒斯坦独立建国,其领土将包括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巴勒斯坦可向以色列追究侵占领土、发动攻击的国际法责任。

至于美国,孙德刚指出,它将以色列视为重要盟友、打击地区反美势力的桥头堡。它一直强调美以“特殊关系”,以巩固自身在中东的霸权地位、迎合国内政治需要。正因如此,美国口头上支持“两国方案”,从未停止对以色列的偏袒纵容,并为巴勒斯坦建国预设近乎“无解”的条件,即巴以须先达成和平协议、独立的巴勒斯坦国不能对以色列构成威胁。

不过,“美国在中东的政策目标自相矛盾、相互稀释。”孙德刚解释道,它想支持以色列,维护全球领导权,同时又不反对巴勒斯坦。但正是因为支持以色列,美国价值观外交的“双重标准”暴露无遗,在全球、中东和联合国逐渐沦为孤家寡人。它想安抚国际民意、团结阿拉伯盟友、维护自身地位,最终事与愿违。

“入联”前景如何

根据联大最新决议,巴勒斯坦“入联”议题将“打回”安理会重新审议。据巴勒斯坦方面透露,巴方希望安理会能在本月18日举行的中东问题部长级会议上作出决定。

较为微妙的是,有消息人士称,美国国务院1月曾研究承认巴勒斯坦国的政策影响。舆论高度敏感,并解读出“拜登政府内部对承认巴勒斯坦建国的想法正在转变”等意味。

另有美国高官称,美国正寻求打破旧模式、旧政策,通过外交途径摆脱加沙战争,比如将以色列和沙特关系正常化问题与承认巴勒斯坦建国的可能性联系起来。

不过,也有以色列官员近日警告称,根据美国相关法律,如果联合国授予“不具备国际公认国家属性”的对象正式成员资格,美国政府将不得对其进行资助。换言之,如果巴勒斯坦成功晋级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美国或将全面切断对联合国及其附属机构的财政资助。

舆论迷雾重重,巴勒斯坦“入联”究竟有戏吗?其在联合国地位的提升,是否有助于巴以暴力循环的早日结束?

“最大障碍仍在安理会。”孙德刚指出,美国拥有“一票否决权”,并设置了“巴以须先达成和平协议”的障碍。美国仍会在安理会投反对票,巴勒斯坦“入联”的目标短期内仍难实现。

就地区局势而言,“中东和平仍遥遥无期。”孙德刚提到两个观察角度。

从以色列方面看,其在拉法的地面行动箭在弦上。尽管国际社会正对以色列施加更大压力,但以色列向来对外部谴责不以为然。为了保住政权,内塔尼亚胡料将坚持强硬立场,继续铤而走险,通过制造外部矛盾,转移内部压力。

从哈马斯方面看,它正在和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展开谈判。如果谈成,哈马斯可能会加入巴勒斯坦政府,哈以矛盾可能会变成巴以矛盾。这将让以色列更难接受,更不可能同意巴勒斯坦独立建国。中东和平的曙光仍很遥远。

(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