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咖啡配菜包、雪糕变萌宠…… 吸引这届年轻人,老字号们各有新招|中国品牌日
东方网2024-05-09 22:26:15

一年一度的国货品牌盛会如约而至。以“国货潮牌 品筑未来”为主题的第八届中国品牌日活动明天(5月10日)在上海世博展览馆拉开序幕,上千家品牌企业将携最新产品和成果亮相。近日,记者在探营沪上参展企业时发现,全球市场不景气环境下,不少本土老字号这两年在努力之下增势不减,并且越变越“潮”了。

淮海中路、常熟路交汇处对于喜爱在上海“CityWalk”的人们来说可谓最熟悉的路口之一,百年老字号糕点店乔家栅于2019年打造的体验中心和“乔咖啡”便位于此地。工作日的上午,店里人气不错,有匆匆来买手冲咖啡的白领,有围坐窗边悠哉品着早点聊着天的居民,也不时有拎着大包小袋而出的游客。负责人介绍,不同于传统主营点心的社区门店,乔咖啡目前三家店都选址徐汇的文旅热门区域,开业至今销量均维持在较高水平。

三丁糯米烧卖、状元糕、素包、酥饼等明星产品一直深受老顾客喜爱,如何让这些传统中式糕点更“出圈”,留住更多年轻人和全球游客的心?乔家栅动足脑筋。在不断创新探索中他们发现,咖啡是很好的流量入口,并且从消费者反响来看与糯叽叽的点心们丝毫不违和意外好搭,于是“西式咖啡+中式点心”的组合模式应运而生。前不久,店方还尝试推出了“速溶咖啡+汤圆”饮品,也大受好评。

本届中国品牌日展会上,乔家栅将请来非遗传人向观众们现场展示揉、捏、擀、包等制作技艺。品牌方透露,“糕点的美味与制作的趣味相结合,希望让不同年龄段的人们都能感受到传统美食文化的魅力与深厚底蕴。”


打造出第一支国产雪糕的上海益民食品一厂是光明品牌的诞生地

1950年代以第一支国产雪糕打破洋品牌在我国几十年垄断地位的“光明牌”出自上海益民食品一厂,是家喻户晓的甜蜜经典,七十余年来从未停下变革创新的脚步。

记者在位于奉贤的益民食品一厂了解到,近几年,光明冷饮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业绩从1个亿跃升为5个多亿,业务从上海走向全国、海外,产品进入北美、欧洲、亚洲、大洋洲等10多个国家,不断输出民族品牌的声量。面向当代消费者新需求,光明冷饮建立了专业的产品研发项目组,近年成功推出了大白兔雪糕、优倍雪糕等一系列爆款新品,让人们对这个老字号品牌有了全新认识和更多的喜爱。

“我们的用料对标业内最高,但定价亲民,不当雪糕刺客。”负责人介绍,针对一批有情怀的消费者,光明通过口味和包装的升级,推出定价3-8元的“经典再造”产品线,如经典火炬、“正广和橙汁、奶油话梅、青柠”棒支三兄弟等都在市场上获得了极佳反响。据透露,今年品牌还将围绕经典的“光明冰砖”拓展延伸产品,比如面向便利店消费者推出方便手拿版,面向轻食人群推出减脂迷你版等。

在抖音等互联网平台上,光明打造的虚拟人物“熊小白”以“卑微打工人”设定受到大量网友喜爱。作为光明冷饮2020年开始着力培育的虚拟IP品牌,熊小白主要面向青年和儿童群体,并通过与热门游戏的联名持续在二次元受众中圈粉。经过几年的积累,今年契合IP人设,光明将携“熊小白”进军儿童冰淇淋赛道,还将开“冰淇淋王国快闪店”,有意打造年轻人的消费新宠。


迅驰策划的跨界联名作品

“创新有方法,所有品牌都可以是时尚品牌。”创立于上海的品牌管理公司迅驰时尚曾成功推动“老干妈x纽约时装周”、”凤凰自行车x太平鸟”、“青岛啤酒x卡尔拉格斐”等一批跨界联名出圈,在助力本土老字号踏上国际舞台打响知名度方面成果丰富。在创始人方涛看来,这两年中国品牌在打造自身形象方面从一味追求吸睛转变为更注重从流量到销量的落实,而人们的消费观普遍回归理性也对品牌和企业提出了高要求和新课题。

迅驰旗下的设计师跨界合作平台“尚交所”今年将首度亮相中国品牌日:“我们致力于支持设计师和艺术家更准确地理解中国市场和消费者,同时帮助品牌通过跨界联名新品构建新体系,期待在品牌日这一平台上发掘更多合作潜力和创意基因。”



选稿:刘旭彤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