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县城旅游持续火热?今年“五一”出游,这三大变化值得关注
上观新闻2024-05-06 09:52:00

热热闹闹的“五一”假期今日收官。假期5天中,全国多地景区再现“人山人海”,一些城市感觉来了“一亿人”,人们的出行热情不减。

与去年“五一”井喷的出游需求相比,今年人们的出游呈现出三大显著变化:更追求性价比、注重个性化、享受松弛感。这样的倾向反映到多家旅游平台的总计数据上,则呈现为县城旅游走红、小众目的地受捧、节奏舒缓的出游方式受青睐。

追求性价比

今年“五一”假期期间,中国旅游消费市场的地域偏好出现变化。一方面,传统热门旅游城市如北京、上海、重庆、成都、西安等继续受到游客青睐,酒店预订量保持高位;另一方面,东北和西部地区的三线以下小城市酒店及景区预订热度同比涨幅超过100%,显示出游客对于非传统旅游目的地的兴趣日益增长。

来自携程、同程、途牛、马蜂窝等平台的数据均显示,“五一”假期,北京、上海、成都、重庆、杭州、西安、长沙、苏州等传统热门城市因旅游接待能力强、文旅消费场景丰富吸引了众多游客。另一方面,年轻游客开始探索更多的非传统目的地,县城旅游成为新的一种新的旅游风尚。社交媒体的传播,也让人们更容易了解小城市的旅游资源和文化特色。

同程平台的“五一”国内热门目的地中,黄山、阿坝、延边、通化、本溪、洛阳、伊犁、晋城、林芝、威海等城市酒店预订热度增长最快;途牛平台上,安吉、宜兴、婺源、淳安、溧阳、德清、宁国、嵊州、嘉善、平潭、温岭等县城旅游热度迎来大幅增长。

旅游下沉化趋势更加明显,体现在旅游订单同比增速上,一二线城市小于三四线城市,三四线城市小于县域市场。携程数据显示,扬州、洛阳、秦皇岛、威海、桂林、开封、淄博、黄山、泰安、上饶等是比较热门的三四线目的地,旅游订单平均增长11%。安吉、桐庐、都江堰、阳朔、弥勒、义乌、婺源、景洪、昆山、平潭是热门县域旅游目的地,旅游订单平均增长36%。

从原因来看,下沉市场基数较低,增长空间更大。相比一二线城市假期高企的住宿、餐饮费用,下沉市场也更有性价比。“五一”假期,县域市场酒店间夜均价仅为一二线热门城市均价的一半。

注重个性化

旅游市场下沉背后,是中国旅游市场的客源地和目的地更加多元,以及旅游市场供给侧、需求侧的结构性变化。个性化和情绪价值,成为当下人们选择休闲度假方向的重要考量因素。

从今年“五一”的出游需求侧看,消费者避免“人从众”的心态明显,从一二线中心城市向三四线甚至县城走的趋势凸显。从供给侧看,高铁交通基建的完善,提高了三四线及县域市场与中心城市的直达性,下沉市场的旅游供给也在不断完善。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12月以来,10个省级行政区共新增127家4A级景区,其中65%都分布于县城及县级市。

度假方式上,人们也不再局限于游览名山大川及知名的文博景点。不论去小县城度假,还是亲近大自然,抑或在音乐节现场蹦迪释放身心、在仿古建筑前旅拍,以及公园露营、户外徒步、绿道骑行、旷野自驾等亲近大自然的绿色之旅,都是今年“五一”年轻人度假的高频选择。

亲近自然的绿色之旅受欢迎。

数据显示,“五一”假期演唱会、音乐节等相关搜索热度同比增长23%,常州、合肥、北京、烟台等地音乐节受关注极高,带动当地酒店住宿、交通餐饮等增长。一些城市推出街边音乐会,如天津“桥边音乐汇”、兰州“黄河大合唱”等,让市民及游客驻足街头即可欣赏音乐,带来不一样的享受。

对追求个性化、享受旅行情绪价值的年轻人来说,可以为了一份麻辣烫去甘肃天水,可以为一场音乐会去到之前从没听说的小城,也可以为了一场想看的音乐剧飞往美国纽约。

享受松弛感

经历一年多的旅游反弹消费后,选择休养生息度假方式的游客逐渐增多。这个“五一”假期,不少人选择酒店“躺平”、非景点游览等更具松弛感的度假方式。

假期第二天,上海市民陈女士带着家人去了杭州一个名为“柘坞”的不知名小镇。一家人吃完农家菜后在附近爬山,一路只见青山绿水村舍,几乎没有其他游客,十分悠闲。在山里,陈女士和家人还采了竹笋、香椿、桑葚、树莓和枇杷等蔬果,收获满满。“孩子玩得很开心,朋友们看到照片也纷纷来问我在哪玩,比去景点看人头舒服多了!”

陈女士和家人爬山后的收获。受访者供图。

另一些更想“躺平”的I人,选择去舒适的酒店度假。他们倾向于以酒店为旅行核心,躺在舒适的大床上睡到自然醒,再点一份美食欣赏窗外风景。适逢今年“五一”假期多个城市阴雨天气,去哪儿数据显示,度假型酒店、特色民宿假期期间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去年增加1.3倍。

从城市维度中看,三亚、杭州、湖州、青岛、惠州、上海、北京、西双版纳、舟山等地区度假酒店预订更热。如在海南三亚的亚特兰蒂斯酒店体验“大使环礁湖”的海底世界的奇妙乐趣,在上海的养云安缦酒店品味古宅庭院的静谧与历史韵味,在广州瑰丽酒店俯瞰城市的喧嚣与繁华等。对追求松弛感的游客来说,旅行不仅是抵达远方,更是享受当下。只有身心都静下来,才是真正的休息和放松。

选稿:徐达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