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排队一个多小时就为了打卡,当代年轻人疯狂旅游指南
上观新闻2024-05-04 19:35:00

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和信息的快速传播,当代年轻人的旅游方式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旅游体验,而是追求更具创意和独特性的打卡式旅游。

近期,一个名为“征服小小山峰,拿下”的旅游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成为了年轻人中的热门话题。

在这一旅游模式中,年轻人们以徒步登山的方式,挑战着各种小山峰,并通过社交媒体分享他们的征程。他们在山脚下摆出各种潮流姿势,登顶后用照片和视频记录下自己的壮举,以展示自己的勇气和冒险精神。这种简单而又充满乐趣的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其中,形成了一股新的旅游潮流。

然而,这种新旅游模式所带来的社会现象不仅仅是单纯的户外探险和创意打卡,更是对当代年轻人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一种反映。通过征服小小山峰,他们不仅寻找着身心的挑战和放松,更是追求着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和生活体验。这种对自然的向往和追求是当代年轻人追逐自由和美好生活的一种表现,也是对传统旅游模式的一种重新定义和挑战。

今年初,一位抖音用户发布的视频“小小泰山,拿下”,短时间内就收获了一千多万的播放量、三百多万的点赞量、一百多万的转发量。从山底铿锵有力的“拿下”到山腰有气无力的“拿下”,再到山顶气若游丝的“拿下”,年轻人们记录了登山的过程,也体现了攀登的决心和对身体素质的自嘲。

评论区的“山上不能大声说话吗”“泰山专治各种嘴硬和不服”也笑点满满,成为网络热梗。

台州神仙居作为一座“不用爬的山”也成为了网友们争相“拿下”的对象。前一秒还在山底比划手势,后一秒就出现在山顶网红景点“佛影莲韵”,一身黑色冲锋衣搭配炫酷的姿势,手拿登山杖模拟侠客的刀剑,站在莲花底座中央,脚下是氤氲的水汽,背后是瑰怪壮丽的连绵山峰和世界最大自然形成的观音峰,整个画面江湖侠气满满,山色氤氲,国风十足。“小小神仙居拿下”一跃成为年轻人来神仙居必打卡的模板,该话题也登上抖音平台“台州榜”第一。

在采访中,神仙居景区负责人表示:“神仙居景区游客年龄结构跨度还是比较大的,这和景区的网红属性、便捷的登山设施都有很大的关系,无论是青年,还是老年人,来神仙居都有各自爱上这里的理由。近日随着‘小小神仙居拿下’话题越来越火,景区年轻游客明显增加,占比涨了近20%,许多年轻人在佛影莲韵景点前心甘情愿排队一个多小时就为打卡同款视频。”由此可见,打卡式旅游在年轻人群体中的风靡。

早在去年,前往各大博物馆或景点集章打卡式的旅游玩法就火了起来,不少人拿着精致的本子或卡片,排队许久只为收获一枚“来过的痕迹”。今年,“变装拍照”也成了打卡新风尚,在北京偶遇“格格”、在泉州偶遇簪花“蟳埔女”、在吉林偶遇“延吉公主”……游客们通过“变装”照片或视频记录这一出游,留下回忆。

然而,也有网友表示,跟风打卡需要排的长队和密集的人流非常影响旅游体验,成为旅行中一种负担;同时,也让出游的目的性更强,走马观花、浅尝辄止,他们很难真正感受到一个地方的文化底蕴、人文特色和风俗人情,从而忽略身边的风景。

在采访中,各旅游目的地的居民对于年轻人的打卡旅游行为也持不同看法。根据社区调查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居民认为年轻人的打卡旅游行为给社区带来了积极影响,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播。然而,也有近四分之一的居民担心过多的游客会对社区的环境和生活造成影响,希望加强对旅游业的管理和监管。

游客们对于景区的体验也各有不同。根据游客满意度调查数据显示,超过80%的游客对于景区的自然风光和旅游设施表示满意,认为这是值得推荐的旅游目的地。然而,也有约10%的游客对于景区的商业化和人流量过大表示不满,希望能够有更好的旅游体验。

旅游专家则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根据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研究员肖鹏表示:“大学生旅客虽然消费力不及职场人和亲子游群体,却能靠独特的创造力和趣味性,让一道美食、一个IP、一座城市在社交媒体出圈,从而带动旅游发展。对于当地文旅来说,创造特色IP,呵护旅客出行需求,用诚意打动旅客,就有爆火出圈的可能。”年轻人打卡式旅游带动了当地文旅发展,但要让更多的“打卡游”变“深度游”,这对旅游城市和景点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假期承接住大流量,为游客创造更舒适的旅游体验;推出更多带有本地文化特色的旅游新玩法,将“流量”变“留量”……期待看到更多的游客与城市之间的双向奔赴。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