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兵马俑四川分俑”如今荒草丛生,发展文旅项目切莫“好大喜功”
上游新闻2024-04-28 17:17:58

|

据红星新闻报道,位于四川德阳中江县冯店镇的“古名天下”景区,自2022年6月闭园以来,已荒废近两年。如今,500余尊历代帝王塑像脚下长满荒草,一排排“兵马俑”掩藏在荒山之中,羊群在其中肆意穿梭……

|

▲掩藏在杂草中的“兵马俑”。图据红星新闻

|

当初建的时候有多“辉煌”,如今看来就有多“落魄”。根据媒体报道,该景区当初规划用地约2.3万亩,相当于15个故宫的大小,三期总投资31亿元,号称是“世界上唯一的帝王文化区”,包括了近两千座雕像。

|

从宏大蓝图到闭园荒废,网红景区之所以烂尾,主要原因是盲目扩张导致资金链断裂。而项目本身的合理性也同样遭到质疑。在一个偏僻的农业小镇凭空打造一处5A级景区,到底是否经过了科学论证,还是仅有一腔情怀的孤芳自赏?据南方周末报道,景区打造十分粗糙,公众评价也普遍不高。比如,隋恭帝杨侑只活了15岁,但景区内的杨侑雕像却是留着胡须的成熟大叔模样;文字介绍也不够严谨,不仅句子成分残缺,还包含错别字;兵马俑也被指神态、服饰缺乏细节,气势很弱。

|

纵观近年来,一些“出手不凡”的文旅项目最终以烂尾收场的并不少见。比如,位于湖南的一个古城项目,原本按照5A级标准打造具有地方特色江南文化的标志性景点,计划总投资约75亿元、规划用地面积约3500亩,如今,已建成项目大面积闲置荒废,未销售面积高达95%左右;又比如,江苏一地号称要“打造全球规模最大、档次最高、世界第一的顶级童话神话乐园”,但因开发企业“爆雷”,项目闲置多年。

|

据业内人士分析,开发企业“爆雷”、项目本身“埋雷”、地方政绩冲动等,是文旅项目烂尾的三大主因。反观如今留下满地唏嘘的“兵马俑四川分俑”,也正是如此,虽说资金链断裂是导致项目烂尾的直接原因,但立项之初的种种不合理之处,却也一早就给项目“埋了雷”。这也再次提醒我们,文旅项目尤其是大型文旅项目在立项之前,要进行全方位评估,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全面考量,不能冲动上马,更不可盲目扩张,让投资人的钱打水漂,地方也背上本不该有的债务包袱。

|

近年来,各地都有发展文旅的热情。但必须要谨记的一点是,文旅项目要以文化为先导,文化要唱主角,要懂得借助当地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创造价值。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但不仅要学其形,更要学其神,否则就容易“东施效颦”,贻笑大方。对于开发商而言,要学会以运营为导向,合理规划,整合资源,精耕细作;对地方政府而言,则要对自身资源价值、市场情况等清晰认识、综合评估。只有真正打磨出有内容有特色的文旅项目,才能整体提升城市形象,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实现各方共赢。

|

上游新闻评论员龙春晖

|

编辑:康磊责编:李洋审核:陈旭

选稿:周玮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