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星海S7北京车展迎来全球首秀
新华网2024-04-27 14:44:17

4月25日,第十八届北京国际车展正式拉开帷幕。东风风行在一周前正式发布专属新能源产品序列——风行星海,旗下首款新能源旗舰轿车星海S7也在北京车展迎来全球首秀,为消费群带来更美、更新潮、更前沿的新选择。

星际流体美学——脚踏丝路,目向星辰,助力“最低风阻”

星海S7作为风行星海首款新能源轿车,承担着东风风行奔赴新能源赛道的重要使命。因而,星海研发设计团队另辟蹊径,打造极具星海特色的产品,通过深度融合外观设计与产品性能,成就了“全球最低风阻0.191Cd”的突破性风阻系数成绩。

在发布会上,风行星海外籍造型总监Chris介绍:“星际流体理念源于浩瀚宇宙流淌的绚丽‘景观’”,设计灵感取其星云曲线的自由与洒脱,与华夏之魂的丝绸之路相融合,让穿越千年的繁华与瑰丽,凝结智慧,化作时间的礼物呈现给用户。”据星海S7产品总监潘晖介绍,星海S7的外观设计不仅从美出发,更为极致的风阻与极致能耗而考虑。

星海S7车身采用无际星宇曲线和双曲面水滴天幕,通过流畅的Y0线促成了长达3.65米的无拐点全玻璃穹顶,营造出连绵且流动的视觉冲击力。同时融入了水滴元素理念,最大化降低风阻的同时,给人以极致的车内通透视角,并带来27.3°前风挡的宽阔视野与20.1°大溜背的流畅线条。搭配高级致美腰线,勾勒出轻盈感。同时,无边框车门和隐藏式门把手的应用,不仅为最低风阻做了“配合”,同级别少有的双推式电动门把手还可提供≥ 100N的破冰能力,在极寒天气,也可以轻松破除厚度达到5毫米的冰层。

值得一提的是,星海S7采用直线式日间行车灯+分段式前灯组的标识性设计,搭配长达2010mm璀璨星轨构成的贯穿式星轨LED尾灯、量子风刀式轮毂、星境全开掀背门,大幅提升了星海S7的整车辨识度。

同时,星海S7的内部设计也极具巧思,座舱内应用“凤游星海”设计,灵感源于凤凰,将浩瀚宇宙的壮丽与凤凰展翅的张力深度融合,创造出集中华传统文化底蕴及未来科技感于一体的智能座舱空间。另一方面,星海S7的用料也极致用心,外部车身采用光影流动分层式炫彩车漆,内部则以全内饰空间软质材料包覆、木纹装饰,实现极致舒适。

星海S7也成功斩获三项国际设计奖项,从旨在发掘全球优秀设计的「美国好设计奖American Good Design」,到面向世界各地设计师的「亚洲设计奖」,再到被誉为“设计奥斯卡”和“设计奥林匹克”的「亚太IAI」。

全球最低风阻——星海S7既“仰望星空”也“脚踏实地”

据介绍,风行星海投入200多人研发团队,共打磨了20余轮超300个优化方案,经过100多小时风洞试验测试与验证,最终在轮毂、3D阻风板、前格栅进气口等十三个部位分别降低0.001-0.016Cd风阻,最终达成了星海S7在开发验证过程做到的最低风阻0.191Cd。

通过全新自研的热泵热管理系统,星海S7的冬季续航里程也提升超13.5%。另一方面,星海S7搭载东风汽车集团的量子架构平台,高强度钢应用比例高达68.53%,在保证星海S7车体结构更稳定、更扎实、更安全的前提下,也让整车达到极致轻量化,大大降低了行驶能耗。全球最低风阻、极致电机效率、轻量化车体,三管齐下,让星海S7毫不费力拥有50万内最低百公里电耗11.9kWh/100km。

东风柳汽造型总监Chris介绍:“当驾乘者脚踩电门,犹如纵马踏花,时而驰骋在绵延的丝绸之路,时而漫步于广袤的宇宙,此刻天地合一。星海S7,献给每一位‘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的用户,去抵达心中所向的探索、想象与自由。”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