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哪里的樱桃最好吃?自然是樱桃树下
上观新闻2024-04-26 07:49:00

当泡桐、桃花、紫荆、紫藤裹紧花苞时,桐庐百江镇双坞村的樱桃花就蔚然一片白。簇簇繁花,堆积如雪。它们最先开,也最先落。接下来的日子,它们马不停蹄,屏息凝神只做一件事——在晴朗的日照下,静静酝酿一场声势浩大的甜蜜。

双坞村这个地方,夹在大坞和紫燕山两坞之间,在百江镇东域,北连分水镇,东靠瑶琳镇,南接钟山乡。柏油路通到村庄后,到桐庐县城40分钟,到杭州1.5小时,到上海3小时。便捷的交通,源源不断将山村外的樱桃食客输送进来。

节令真是神奇,一到4月下旬,棚里的樱桃就迎来全面成熟,它们色泽鲜亮,模样娇俏,浑身散发着少女般的明艳天真。对于双坞村人来说,一年一度的采摘季比春节还重要。村庄公路上,小汽车像项链上的珠子,串成长长一条,上海、苏州、杭州的客户纷纷驱车而来。

57岁的黄柏涛,经历过十几个这样的4月,一到这时节,仍会按捺不住内心激动,笑眯眯地看着城里来的大人、小孩提着篮子,走进大棚,摘下一颗颗璎珞般的红珠,站在樱桃树下一口一口品尝着暮春时节的酸甜可口。

以前有人问老黄,哪里的樱桃最好吃?他说,自然是樱桃树下的樱桃。

樱桃树下吃樱桃,这画面,想来也是动人。

老黄说,双坞的短柄樱桃好啊,皮薄,色红,汁多,味甜,营养丰富。就是太过娇贵。短柄樱桃最佳保鲜期只有一天。得当天摘,当天吃,即便存放冰箱一天,味道也会发生变化。

短柄樱桃的新鲜、水灵味儿,只献给树下的食客——从战国时期到今天,几千年过去,我们引以为傲的现代技术,仍不能解决它的运输问题。

双坞村人研究过多种快递包装和运输方式,皆以失败告终。几乎找不到还有什么果子,能像短柄樱桃这般弱不禁风却柔软甜美得让人喜爱。

国内,山东胶东半岛、山西运城地区、陕西中部、辽宁南部等地,已开始广泛种植国产大樱桃——美早和红灯。这种大樱桃,又名车厘子,来自舶来的“欧洲甜樱桃”。皮厚,齁甜,采摘后的保鲜期远远长于短柄樱桃,也经得起快递。国产大樱桃在北方的种植面积,已渐渐超越其本土樱桃。

但双坞村仍在坚守种植这种有如仕女图中少女嫣然一笑的短柄樱桃。辛弃疾道:“何物比春风?歌唇一点红。”这是属于中国古典式的优雅,尤其是3月初,樱桃花开,处处是李煜笔下的“樱花落尽阶前月”,是李商隐所描述的“樱花永巷垂杨岸”。

老黄记得小时候,在山上看到过野樱桃树。野樱桃花瓣轻薄,大风来临时,这些轻薄花瓣,会载着金色日光,像扇着翅膀的飞虫,从山坡的高处顺着风,向山谷方向嗖嗖飞行。樱桃花绽放时,整座山都蒸发出香气,从上而下笼罩。漫步狭窄山林小道,就像行走在一团一团的香雾帷幔里。

到现在,村庄里还能找到十多棵树龄百年以上的樱桃树。

老黄从没想到,双坞村会变成一片巨大的樱桃山谷。顺着双坞溪,两岸到处是相连的避雨大棚,大棚里的樱桃树成林,叶子疯般成长,肥嫩得青翠欲滴。

樱桃被关注,是在2001年,双坞村一家农户山庄中的零星几株樱桃,通过采摘销售,一株就获得四五千元收入。此后,樱桃树在双坞村越种越多。

双坞溪的溪水哗哗然,避雨棚圆弧形的棚顶,反射着白晶晶的日光。避雨棚的使用,降低了樱桃开花受倒春寒霜冻的危害,避免了雨水浇淋造成的裂果,减少了果实被鸟虫啄食的危害,让樱桃们保持住外观的光洁完整,也让对樱桃的照料变得省心。因此一年中,除了最忙碌的四五月,剩余时间,村里年轻人都会选择出门打工。桐庐快递业发达,村里人大多从事快递服务行业。

年轻人出门后,村庄变得寂静。大山深处的时间,在果子和树叶颜色的转变中悄然逝去。老黄留在村里,耐心地照顾着家里的3亩樱桃林。双坞这个地方多好,老黄没想过离开。这里河流清澈,森林覆盖率99.9%,村域面积虽然只有11.57平方公里,却有万亩竹林,千亩樱桃基地,他还有自己的菜园。稍有空闲,他在村子里打零工,这样,每天仍能回家看到连绵的樱桃林,在清晨或雨后,蒸腾出绿油油的水汽。

老黄说,樱桃如果卖不完,还可以酿成樱桃酒。我问,樱桃酒是红色的吗?不,酿好的樱桃酒同粮食酒一样,是白色的。

那和粮食酒有什么区别?有果香,有樱桃果的香。

樱桃酒的滋味一定好,多重的口感,微妙的韵味,光是想着,就让舌尖起了一唱三叹。

在樱桃成熟前,我独自行走在双坞村。午后,村中屋子关着门,只有水声和鸟声。有几户人家院子里也种了樱桃,春节小红灯笼还挂在枝丫上。樱桃树结满了青色小果,树上罩着纱网,网眼细密,连麻雀的嘴巴都无法穿透。我看到满枝樱桃,屏息凝神——正结着一年一度的盛大甜蜜。

作者:何婉玲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