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关注】耀雪冰雪世界年内开门迎客!上海今年计划举办全国级以上重大体育赛事175项
上海长宁2024-04-26 13:21:10

上海发布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上海分社等联合主办的2024上海民生访谈正在进行,今天的嘉宾是上海市体育局局长徐彬。今年上海计划举办全国级以上重大体育赛事达175项。从上周末开始延续到本周,上海市民沉浸在体育运动的魅力之中,奥运会资格系列赛将于下月举行。今年上海体育的重点工作“商体文旅展联动”是如何实现的?各大体育比赛场馆目前建设进展如何?除了观赛,上海市民朋友是否也可以有机会参与体育盛事?这些内容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

图片

市体育局局长徐彬(右)

01

今年计划举办全国级以上重大体育赛事达175项,商体文旅展联动,“跟着赛事来旅行”!

上海今年计划举办的全国级以上重大体育赛事达175项,是历年来新高。商体文旅展联动是今年上海体育的一项重点工作,让大家跟着赛事来旅游。比如在刚刚结束的F1中国大奖赛,比赛之外,赛事组委会策划组织了“格子旗音乐节”、汽车文化节,纪实电影《中国车手周冠宇》,上海体育博物馆的“燃擎赛道二十年”F1中国大奖赛主题展,将体育赛事和文化、旅游、商业、会展融合策划,更好释放体育赛事和吃住行游购娱的促销费溢出效应。

图片

奥运会资格系列赛是国际奥委会新设的赛事,在全球举办两场,一是上海,一是在匈牙利的布达佩斯,上海是第一站。在今年巴黎奥运会之前,这两场赛事举办的目的是为了让全球的相关项目的优秀选手竞争拿到奥运会的参赛资格,上海站比赛将于5月16号到19号在黄浦滨江举办,到时候自由式小轮车、滑板、霹雳舞和攀岩四个项目的464名全球顶尖高手将汇聚上海、同场竞技。

图片

除了激烈精彩的赛事本身,还在赛场周边精心准备了时尚舞台,包括“五大圈”体验区,大家可以在这里体验音乐、艺术、潮玩、街舞等各类时尚活动,比赛日每一天都有主题活动,比如舞动青春斗Show场、绿色再造衣时装秀、国潮非遗派对、摇滚嘻哈潮音等等。希望可以打造一场“更年轻、更城市、更开放”的赛事,预期赛事成为一场“全城派对”,大家一起拥抱体育、文化和创想。

为了让更多市民可以参与这场全城的体育盛事,城市体育节已于赛前一个月启动,相关活动已陆续“降临”在上海各大商圈,4月16日,在中华艺术宫前的百联商圈,城市体育节启动,相关项目文化体验活动举办。4月20日在南京西路世纪广场,4月27日在新世界商城,5月7日在豫园商城,5月12日在博荟广场等都有相关体育节活动。除此之外,城市体育节的系列活动,如自由式小轮车、滑板、霹雳舞和攀岩比赛和运动普及体验活动,也出现在长三角地区,乃至北京、深圳、武汉等全国多地的商圈、街头或进入学校。

在未来的一些赛事里,商体文旅展联动也可见。9月16日将举办的上海赛艇公开赛,以赛事为线索,将城市地标、旅游景区、重点商圈有机串联,激发苏州河沿岸文旅资源的活力;12月1日将举办的上海马拉松,与上海体博会联动举办,实现赛事与会展的双向赋能;以上海电竞大师赛为平台举办电竞产业发展大会,也是上海以赛事赋能行业发展的创新尝试。

目前第二届“‘尚嗨体育’上海体育消费节”也已全面启动,同时开启2024年4000万“你运动、我补贴”体育消费券发放,时间跨度从4月到11月底。今年的体育消费节也在去年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文体商旅展融合联动理念,以体育运动为纽带,链接了多方优质的商业资源,致力于打造成为一项优化品牌资源配置的平台性节庆活动。

2019年来,在建设国际体育赛事之都的探索与实践中,上海集中资源和力量培育本土品牌赛事,逐步确立了“3+3+3+X”的上海自主品牌赛事发展框架。第一个3,是三个依托城市景观培育的头部赛事:中国首个世界田联白金标赛事上海马拉松、2021年在城市母亲河苏州河上创办的上海赛艇公开赛,以及今年3月首次举办的上海帆船公开赛;第二个3,是聚焦三大球发展的明日之星系列赛,创办于2022年的上海明日之星冠军杯足球赛、2023年落地的上海明日之星篮球争冠赛,还有将于今年夏天举办的明日之星排球赛;第三个3,是三个各具特色的赛事:首先是上海超级杯冰上赛事,还有创办于2021年的上海杯象棋大师公开赛,以及计划于今年9月落地的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X”是各区和协会、企业等创办的各具特色的赛事,包括各区的半马赛事,企业举办的路跑、水上、自行车等赛事。在城市自主品牌赛事的新赛道上,上海积极探索,不断前行,这些在城市开放空间举办的赛事已悄悄融入市民生活,既是一项高水准的赛事,同时也像一个嘉年华,为市民创造更加开放、包容、共享的赛事环境,践行着“人民城市”重要理念。

02

上海久事国际马术中心、上海崇明自行车馆等赛事场馆建成,新建社区市民健身中心30个,新建和改建市民健身步道80条

今年在体育场馆建设硬件方面也同样取得了不少进展。

目前奥运会资格系列赛·上海的场地建设如火如荼,上海马术环球赛的场地上海久事国际马术中心也于近日竣工。国际马术中心大部分主体幕墙材质选择了新型的纤维增强混凝土材料,具有板块大、强度高,耐久性和耐腐蚀性等特点,是前瞻性建筑材料代表,不拘一格的曲面造型通过电脑BIM模型拟合和模具定制,加之砖红色色泽的墙面在不同的天气条件下,呈现出不同的光影效果,逼真模拟了山地峡谷的地貌形态,能让漫步其中的观众和马匹都享受到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图片

年内,位于临港新区的耀雪冰雪世界将开门迎客。作为全球最大的室内滑雪场,耀雪冰雪世界总建筑面积30.10万平方米,主要包含一座9万平方米超大滑雪场、一座2.8万平方米室内外嬉水乐园、一栋18层精品酒店和一栋15层度假酒店。滑雪场内部是最高达80米的超大空间,以阿尔卑斯山为设计主题,设有高中低3根不同难度的滑道,此外,还有超过25个主题嬉雪娱乐项目。

图片

另外,上海崇明自行车馆已经建成启用,将承办2026国际自盟场地自行车世锦赛。除以上场馆,市体育宫项目、划船俱乐部、临港水上运动中心等也将在十四五期间启动建设。在承办国际国内大赛之外,临港水上运动中心也将是市民运动健身的场地。总用地面积约3.43万平方米。项目已取得项建书批复,力争今年9月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满足帆船帆板运动项目竞技训练和比赛。大家可以在临港练习赛艇等水上项目,进而来苏州河、黄浦江参加“上艇、上帆”。

除了高大上的场馆建设,身边的便民体育设施也将越来越多,越来越好。今年上海将新建社区市民健身中心30个,新建和改建市民健身步道80条、市民益智健身苑点600个、市民健身驿站60个、市民运动球场150片、长者运动健康之家25个,以上均已纳入市委市政府的民心工程和为民办实事项目。

图片

今年的全民健身设施新建改建将注重兼顾室内外健身需求,注重全龄友好,推进健身设施数字化转型。在社区市民健身中心配置体质测试、科学健身指导等器材,依托“健身地图”“一网通办”等信息平台提供体育场馆设施查询预订、体育消费券领用等服务。持续推进社区健身设施“二维码全覆盖”,方便市民手机扫码获取器材信息,提供健身指导和报修服务,实现“一码健身”。

03

奥运会国家队共有上海籍运动员205人,已有41名运动员帮助所在国家队获得今年巴黎奥运参赛资格,其中12名运动员已锁定个人参赛资格

目前奥运会国家队共有上海籍运动员205人,已有41名运动员帮助所在国家队获得今年巴黎奥运参赛资格,其中12名运动员已锁定个人参赛资格,他们分别是:拳击女子50公斤级吴愉,艺术体操集体全能郭崎琪,女子铅球宋佳媛,赛艇女子四人双桨张灵、陈云霞,赛艇女子四人单桨张书贤、帆船ILCA6级顾敏,射击女子10米气手枪姜冉馨,射击男子25米手枪速射王鑫杰,网球男子单打张之臻,马术三项赛个人华天,击剑男子重剑个人王子杰。其他奥运会参赛人员最终将于6月底明确。

图片

图片

部分上海选手作为国家队重点运动员在备战,例如乒乓球运动员樊振东、跳水运动员陈芋汐、游泳运动员覃海洋等等,他们在近两年的世界大赛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目前正在为奥运会勇创佳绩做冲刺准备。

图片

图片

“我们身边的奥运会”,上海市第四届市民运动会将于5月12日在徐家汇体育公园上海体育场开幕。本届运动会结合“2024中国坐标·上海城市定向户外挑战赛”共同举办,预计有超过1万市民现场参与。市民运动会覆盖上海全人群,将举办各类体育运动嘉年华,组织多项群众体育项目和全民健身展示,展现“阿拉上海”的良好精神面貌。

赛事将设有竞赛、活动两大版块。竞赛版块包括足篮排等65个比赛项目,健身气功、太极拳等15个展演类项目,以及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人人运动学会游泳2项达标赛;活动版块包括市级品牌活动40个、区级品牌活动16个。全覆盖市民喜闻乐见的群众体育项目。

选稿:李一鸣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