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上海有“神器”出没?只在深夜凌晨的街头现身,带来风雨
上观新闻2024-04-25 19:17:00

夜幕下,伴随着响亮的轰鸣声,巨大的风筒对准道路两旁悬铃木的树冠,摇摆着射出强风。枝头的果毛刚起舞,就被紧随而至的水雾炮击落。低头望去,路面上结起一层潮湿的黄褐色“毛毯”。

4月23日起,上海难以通过冬修彻底控制悬铃木果毛的176条段道路开始陆续采用物理冲刷技术除絮,预计最晚在5月中旬结束。

作业更加精细

4月24日21时30分,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在岳阳路上看到,依然是经典的“四件套”承担冲刷悬铃木果毛的任务,它们分别是高射程风力机车、雾炮抑尘车、高压洒水车、机动清扫车,一字排开,在引路车的带领下,依次而行,保持每小时不超过5公里的行进速度。

高射程风力机车将风筒对准树枝,吹落树上成熟欲脱落的果毛。

高射程风力机车。 陈玺撼摄

雾炮抑尘车对准半空喷出水雾,将果毛裹挟到地面。

雾炮抑尘车。 陈玺撼摄

高压洒水车对准路面射出高压水柱,将粘在地面的果毛冲到路牙边。

高压洒水车。 陈玺撼摄

机动清扫车和环卫师傅最后收尾,机动清扫车负责路面,环卫师傅手持扫把和高压水枪紧盯人行道,彻底带走前面“三件套”过后残留在路面上的果毛。

环卫师傅手持高压水枪,一旁的小车负责供水供电。 陈玺撼摄

机动清扫车。 陈玺撼摄

留在队伍末尾的环卫师傅打扫“漏网之鱼”。 陈玺撼摄

学习此前同样因悬铃木飘絮而烦恼的南京的治絮经验,上海从2019年开始试点采用“四件套”,经过多年磨合,目前上海多个区已熟练运用。

记者注意到,和往年不同,今年“四件套”拆分为四个相对独立的工作小组,小组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不像过去紧挨在一起。

高射程风力机车和雾炮抑尘车是“冲锋组”,冲在最前面;处在第三顺位的高压洒水车不急着跟上,间歇性停在路边,等“冲锋组”开出一段距离后再缓缓跟上;以往紧密合作的机动清扫车和部分环卫师傅“拆伙”,手持高压水枪的环卫师傅和机动清扫车继续并肩作战,而带着扫把、簸箕和手推车的环卫师傅和他们保持距离,留在队伍最后,负责收尾。

“这是连续4年实战总结出的经验。”负责现场作业管理的上海徐汇园林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四件套”一拥而上,一些刚被水雾捕获的果毛还没来得及落到地上,高压洒水车就已开过,这将大幅增加后面机动清扫车和环卫师傅的工作量,路面上残留的果毛也可能无法清扫彻底。

让负责冲刷和清扫的环卫师傅分成前后两队,也是因为类似的考量——延长“四件套”队伍的长度、增加队伍成员之间的距离,作业更精细、持久,“漏网之鱼”更少。

记者还了解到,本来计划在4月上旬就驶上道路的“四件套”延迟至今,主要因为天公不作美,频繁的雨水让悬铃木果球保持潮湿,果毛不易被吹起,但换个角度想,其实是天公作美,飘絮问题不太严重,“四件套”有了养精蓄锐的时间。

徐汇区绿化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缓解交通压力,作业一般在每天22时至次日2时实施,但行进过程中仍会有噪音和暂时的密集飘絮,所以行动前与沿街的居民、单位、商户进行充分沟通很有必要,一定要提前告知他们实施物理冲刷的具体时间,并多次提醒提前关闭门窗或打烊,做好相关防护措施。

轻飘飘的悬铃木果毛老老实实地贴在地上。 陈玺撼摄

冬修仍是关键

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行道树科副科长梁晶介绍,悬铃木果毛是上海道路飞絮的主要来源,处于生殖生长阶段的中型悬铃木(胸径15厘米至25厘米)或大型悬铃木(胸径25厘米以上)需要通过果球来“传宗接代”,这是植物正常的生理现象。

目前最有效的根本措施仍是冬季修剪控果,因为悬铃木果球大多生长在多年生枝条上,修剪后新生的枝条不会结果,所以每年12月到次年3月,绿化作业团队会对悬铃木多年生枝条进行适当修剪,大幅减少后期结果量,并在夏季剥芽过程中视情况修除果球。

研究表明,通过合理修剪可在第二年减少90%果毛的产生,这是巧妙利用了植物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的矛盾关系。所以,每年冬季至次年春季,上海都会给外环线内区域的大多数悬铃木“理发”。

然而,部分悬铃木因为过于高大或所处路段情况复杂等原因,“理发”难度大或效果不佳,甚至因为修剪人员够不到、作业过于危险而无法实施冬修、夏剥。

以徐汇区为例,该区有悬铃木行道树2万多株,集中种植在徐汇区内的100多条段道路上,今年需要采用物理冲刷技术治絮的道路有43条段,这些路边的悬铃木普遍高于20米甚至达到30米至40米,而传统的升降梯顶多只能将修剪工送至20多米的高度,一般考虑到施工安全,不会让升降梯在极限高度反复试探。如果不采用“四件套”,这些悬铃木的树冠顶部遥不可及。

治理飘絮,上海借鉴其他城市经验,因地制宜使出第二种办法——物理冲刷。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计划采用物理冲刷技术治絮的道路锐减到了176条段,明显少于去年的200多条段,“说明去年全市冬修、夏剥的强度加大,效果立竿见影。”梁晶表示。

冲刷悬铃木果毛的“冲锋组”,从前往后依次是引路车、高射程风力机车、雾炮抑尘车。 陈玺撼摄

“需要强调的是,‘四件套’虽然可以高效地减少当年飞絮的影响,但并非一劳永逸,每年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重复实施。”梁晶表示,这类似人们头发长了要定期理发,希望广大市民朋友理解支持。

另据透露,一种全新的多功能果毛清除车已经进入上海治絮的视野,和高射程风力机车、雾炮抑尘车的组合作业不同,它向悬铃木树冠喷射的是多根1.5兆帕的高压水柱,而非水雾。“目前在试验阶段,还要考虑它和其他治絮车辆、人员的配合,最终确定有效,才会推广到更多区域。”梁晶表示。

正在试运行的多功能果毛清除车。 图片来源: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