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丁香、紫荆、垂丝海棠……季节限定美景正在上线
今日闵行2024-04-22 09:35:25

春来花开满园香,领略大自然无尽风光,感受植物界独特魅力!近日,“聆听吴泾有你”联合华东师大生态与环境学院“小青杉”生态文明实践青年团队带来线上科普推文,感受自然魅力的同时,探寻其背后的故事与奥秘。

春风拂面,万紫千红。紫丁香以其淡雅的香气和优雅的姿态,为春天的大地增添了一抹清新与宁静;紫荆则以艳丽的花色和坚韧的品格,展现了生命的活力与顽强;而垂丝海棠则以其垂挂的花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丝浪漫与诗意。

紫丁香Syringa oblata小巧玲珑绽芬芳

紫丁香,又称华北紫丁香,是木樨科丁香属的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以其独特的形态和芬芳的香气而备受瞩目。它身姿优雅,通常树高可达2至3米,树皮呈灰褐色或灰棕色,并带有明显的裂纹,展现出一种古朴而自然的美感。紫丁香的叶片对生,呈现出卵圆形或肾脏形,边缘光滑或略带锯齿,叶色鲜绿,为整株植物增添了几分生机。

摄于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生态岛后大草坪©夏乙嘉

知识延伸

紫丁香原产于我国中部和北部地区,但因其适应性强,现已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温带地区。无论是在公园、庭院,还是在山野林间,都可以看到紫丁香那紫色的倩影,为大地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

在用途上,紫丁香除了其芳香能用于制作香水和香精外,其花朵和叶子在传统医学中也有一定应用。一些草药研究表明,紫丁香具有抗炎、抗菌和镇咳的效果,因此在一些民间药方中它常被用于治疗轻微的呼吸道疾病。此外,紫丁香的木材坚实耐用,也常被用于制作家具和工艺品。

从历史角度看,紫丁香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自古以来,紫丁香便因其独特的香气和美丽的花朵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在诗词歌赋中,紫丁香常被用作表达爱情、思念和美好的象征。随着时代的变迁,紫丁香的文化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成为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摄于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生态岛后大草坪©夏乙嘉

紫荆Cercis chinensis艳丽满枝春意浓

紫荆,又称满条红,属于豆科紫荆属,是一种落叶乔木或灌木。它以其独特的形态和艳丽的色彩,在植物界中独树一帜。紫荆的树干挺直,树冠呈伞形,树皮光滑,呈灰褐色,给人一种稳重而优雅的感觉。紫荆的叶子呈纸质,形状为近圆形或阔心形,叶子表面光亮,边缘有时呈波状或浅裂,展现出一种清新自然的风格。

摄于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实验A楼旁©夏乙嘉

知识延伸

紫荆不仅以其绚丽的色彩和优雅的形态成为园林绿化的璀璨明星,更是中医药学中的珍贵宝藏,皮、果、木、花皆可入药,展现出了其深厚的药用价值。同时,紫荆也深深扎根于百姓人家的庭院中,成为家庭和美、骨肉情深的象征。

晋代文人陆机曾以诗赞美紫荆:“三荆欢同株,四鸟悲异林。”这句诗描绘了紫荆三株同根相连的欢聚景象,与四只鸟儿分散于不同树林的悲离形成鲜明对比,寄托了人们对于家庭和睦、兄弟情深的深切期望。随着时间的推移,紫荆逐渐演化为兄弟分而复合的故事,成为中华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庭院中,紫荆以其独特的美丽和寓意,为家庭带来了温馨与和谐。每当春天来临,紫荆花簇簇绽放,绚丽夺目,为家庭增添了无限生机与活力。人们欣赏着紫荆的美丽,也品味着它所承载的家庭情感和文化内涵。

摄于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实验A楼旁©夏乙嘉

垂丝海棠Malus halliana花垂丝影舞春风

垂丝海棠,是一种蔷薇科苹果属的落叶小乔木,以其独特的形态和花色,深受人们喜爱。它的树冠疏散,枝条开展,小枝细弱而微弯曲。叶片呈卵形或椭圆形,锯齿细钝或近全缘,表面有光泽,显得质感厚实。而它的花梗细长且下垂,带有稀疏柔毛,紫色,给人婉约之感。垂丝海棠的花色极为艳丽,花瓣倒卵形,基部有短爪,通常为粉红色,有时可达5数以上,盛开时花丝袅袅,向下垂挂,显得明媚动人,楚楚有致。

摄于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图书馆旁©夏乙嘉

知识延伸

垂丝海棠,其产地可追溯至我国西南部,自古以来便在华夏大地上生长繁衍。其分布广泛,从温带至亚热带地区,都能见到它的倩影,尤其在江浙一带,更是其生长的乐土。每当春季来临,无论是山间、庭院还是公园,垂丝海棠都以其优雅的身姿和艳丽的花色,点缀着大地的色彩。

垂丝海棠也有着“肠花”“思乡草”之名,象征游子思乡,表达离愁别绪的意思。很多游子在离开家乡的时候就会折上一枝,带在身上,用来寄托思乡之情。“海棠开后春谁主,日日催花雨。可怜新绿遍天涯,不见人归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这首词,如同一幅生动的画卷,以垂丝海棠的盛开与春雨的催花为背景,深情地表达了离愁别绪与对故人的思念。

垂丝海棠盛开时,满园春色更添思乡情。每当春风拂面,垂丝海棠便在山间、庭院、公园中悄然绽放,它的美丽与芬芳,如同那游子对家乡的深深眷恋,穿越千山万水,温暖着每一颗漂泊的心。而那“肠花”“思乡草”之名,更是寄托了人们对家乡的无尽思念与期盼。在这繁花似锦的春天里,愿每一位游子,无论身在何方,都能心怀那枝垂丝海棠,让那份对家乡的思念与眷恋,如同海棠的芬芳,永远萦绕在心间。

摄于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图书馆旁©夏乙嘉

供稿:闵㻍瑄

选稿:倪皓月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