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五一”火车票为什么难买?
经济日报2024-04-22 09:25:48

“五一”临近,假日期间火车票也已开售,有出行计划的旅客又开始了新一轮抢票。近日有不少网友反映,今年“五一”期间不少火车票仍然比较难买,甚至出现一些车次开售即“秒光”的情况。

为什么火车票这么难买?有什么解决办法吗?

火车票难买,核心还是供需矛盾。铁路客运量有明显的周期性、集中性特征。在春运和各种节假日期间,火车票的需求量会比平时多出数倍,热门线路比冷门线路的需求也要高出许多。近些年,我国铁路建设尤其是高铁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线路网络、运行速度、服务质量等方面都有了明显进步,铁路运力大幅提升,买票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群众日常出行要求基本能够得到满足。但是,面对高峰时段暴涨的运输需求,仍无法全部满足。

在继续加大铁路投入力度、提升运力的同时,也要清楚认识到,铁路建设要科学合理,不能按照满足最高峰需求的标准来建设。这是因为,过大投入一方面会带来巨额投入和较长工期,对资金、土地等资源带来较大压力;另一方面,平时运量需求正常时,过剩运力会造成大量闲置,带来浪费。

随着经济持续恢复,消费复苏态势明显,群众的出行需求和热情得到极大释放。国铁集团客运部负责人表示,“五一”假期旅客出行高度集中,运力和需求的矛盾十分突出,造成局部地区和时段车票紧张。尤其在部分热门方向的线路上,一些始发终到时间更为适宜、全程旅行时间更短的列车,成为许多旅客的首选出行方案。

当前,铁路车次查询、预售期等信息十分透明,12306网络购票、手机APP购票等各种购票方式也很便捷。当这些热门方向车票起售时,广大旅客会第一时间通过各种方式“抢票”,就有可能会出现车票“秒光”现象。

该负责人介绍,为了更多旅客顺利买票出行,全国铁路“五一”期间实行高峰运行图,挖掘运输潜力,充分运用线路、车站、动车组、普速车辆等运力资源,在基本运行图每日安排开行旅客列车11000列左右的基础上,采取增开临时旅客列车、动车组重联运行、普速旅客列车加挂车厢等方式,最大限度增加旅客座席。

同时,铁路12306将根据客流趋势,每日动态调整票额分配策略,兼顾长途和短途旅客出行需求,及时将票额投放至客流需求较大的车站,最大限度保障旅客出行需求。为应对售票高峰,铁路12306系统也提前做好各项技术准备工作,能够满足超大访问量需求,保障售票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对于旅客来说,可以根据不同时段、不同方向余票情况,选择错峰出行,也可选择候补购票、中转换乘等方式购票,增加购票成功率。铁路部门将根据铁路12306预售票和候补购票数据,动态优化调整列车开行方案,及时在热门线路、方向和时段增开旅客列车。

因为火车票供不应求,一些第三方平台推出了付费抢票服务,售卖“加速包”等产品,声称可以优先购票。对此,该负责人提醒,铁路12306网站(含手机客户端)是中国铁路唯一官方火车票网络售票平台,从未授权任何第三方平台发售火车票。旅客通过第三方平台购票,不仅会遭遇附加费、捆绑销售服务等陷阱,还面临个人隐私信息泄露风险。广大旅客应通过铁路官方渠道购票,避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选稿:徐达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