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以色列对伊朗发动“报复袭击”,此前伊方已发出“核警告”
观察者网2024-04-19 12:35:16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为报复以色列本月初轰炸伊朗驻叙利亚外交馆舍,伊朗也报复性地对以色列发动大规模导弹和无人机袭击,中东地区紧张局势再度升级。遭袭后,以色列也不断扬言要反击伊朗。

当地时间4月19日,据伊朗法尔斯通讯社报道,伊朗伊斯法罕机场和谢卡里空军基地附近听到爆炸声。值得一提的是,伊朗的重要核设施纳坦兹核设施就位于伊斯法罕省。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称,伊朗半官方通讯社塔斯尼姆通讯社(Tasnim)“可靠消息来源”称,位于伊斯法罕省的核设施“完全安全”,其他伊朗媒体也有同样的报道发出。一名美国官员4月19日告诉CNN,以色列在伊朗境内发动的袭击,“袭击目标不是核目标”。

一名美国高级官员还向CNN透露,以色列在对发动袭击的前一天(18日)已告知美国,“将在未来几天对伊朗进行报复”。不过,这名官员称:“我们不赞同这一回应(方式)。”4月18日,伊朗外交部长阿卜杜拉希扬在接受CNN采访时表示,如果以色列方面再次采取冒险行动,开展不利于伊朗利益的行动,伊朗方面将“立即作出最大程度的回应”。

据伊朗国家通讯社(伊通社,IRNA)的最新报道,为防范潜在空中威胁,伊朗多个省份已启动防空系统。伊通社早些时候表示:“在伊朗部分地区启动防空系统以应对一些可能的目标袭击后,报告显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空中威胁造成的大规模袭击或爆炸的报告。”此外,在对伊斯法罕省进行的广泛检查表明,所有敏感的军事和安全设施仍然安全,没有任何事件报告。伊朗情报机构称,导弹防御系统尚未启动。

而就在18日,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高级官员艾哈迈德·哈格塔拉布(Ahmad Haghtalab)发出警告称,如果以色列袭击伊朗的核设施,德黑兰方面“已掌握确定以色列核设施所有目标的必要信息”,有能力对其进行打击。他还表示,如果事态升级,伊朗甚至可能放弃不制造核弹的既定政策,转而寻求发展核武器。

袭击的报道发出后,伊朗伊斯法罕省的上空出现火光 CNN援引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图

根据CNN、美国广播公司(ABC)的报道,当地时间4月19日,一位美国官员证实称,以色列导弹命中了伊朗境内的一处地点。此外,该官员称无法确定叙利亚及伊拉克境内是否也遭到袭击。

同日早些时候,以色列《耶路撒冷邮报》报道称,当天凌晨,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的部分地区传出爆炸声。另据新华社援引伊朗法尔斯通讯社19日报道,伊朗伊斯法罕机场和谢卡里空军基地附近听到爆炸声。据伊通社报道,伊朗多个省份已启动防空系统。

据CNN报道,伊朗一家机场的高管在接受伊朗媒体采访时透露道,“所有飞往德黑兰、伊斯法罕、设拉子以及伊朗西部、西北、西南地区机场的航班都已暂停。”该负责人补充道,航班禁令立即生效,但航班尚未被取消,“乘客们应在出发前仔细检查航班信息”。

此前,当地时间4月13日晚间,伊朗就以色列此前轰炸伊朗驻叙利亚使馆建筑一事进行报复,对以色列发起大规模袭击。伊朗国家电视台报道称,伊朗向以色列发射的导弹中,有约一半成功击中目标。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则称,“99%”的导弹和无人机被拦截。

针对以色列可能作出的回应,伊朗负责政治事务的副外长阿里·巴盖里·卡尼4月15日接受采访时曾指出,如果以色列没有袭击伊朗驻叙利亚外交馆舍,伊朗4月13日晚的空袭就不会发生;而如果以色列足够理性,就不会重蹈覆辙,否则伊朗将给予其“更猛烈、更快、更紧急的打击”。

与此同时,此前有报道称,以色列正在考虑对伊朗采取进一步的军事行动,目标可能是伊朗的核工业。

资料图:伊朗纳坦兹,铀浓缩设施。图自澎湃影像

作为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中负责保护伊朗核设施安全的部门指挥官,哈格塔拉布告诉塔斯尼姆通讯社:“犹太复国主义敌人的核设施已经被确定,所有目标的所有必要信息都在我们掌握之中。”他补充称:“我们的手指正扣在扳机上,(有能力)发射强大的导弹摧毁指定目标,以回应他们可能发动的袭击。”

哈格塔拉布还发出了伊朗迄今为止级别最高、最直接的警告,称伊朗可能放弃不制造核弹的既定政策。他说:“如果犹太复国主义政权想要利用威胁攻击我国核设施作为一种工具,那么重新考虑伊朗(核)理论和政策,偏离先前声明的考虑是可能的,也是可以想象的。”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高级官员艾哈迈德·哈格塔拉布 资料图

“今日俄罗斯”(RT)介绍称,以色列核工业既有“公共民用部分”,也有所谓的“军事部分”,以色列既不证实也不否认“军事部分”的存在。据瑞典智库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统计估计,以色列估计有80枚核武器可供使用,其中包括30枚重力炸弹和50枚中程弹道导弹弹头。对此,哈格塔拉布没有具体说明伊朗考虑在哪些地点进行假想中的行动。

半岛电视台则介绍称,伊朗目前正将铀浓缩到60%,距离制造原子弹所需的90%以上只有“一步之遥”。此外,伊朗还拥有足够制造数枚核弹的裂变材料,使其成为了一个“临界核国家”。

不过,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和美国的情报评估,伊朗尚未开始实际制造核弹所需的进一步行动。尽管2015年达成伊核协议后,美国在特朗普执政时期又单方面退出该协议,使得伊朗逐渐有所动摇,但德黑兰方面此前表示,没有寻求发展核武器的计划。

报道特别指出,伊朗的关键核设施,特别是位于伊斯法罕中部纳坦兹核设施,在这十多年里受到了多次重大破坏袭击,其中还包括了数名伊朗核科学家被暗杀,这些都被认为是以色列在背后操作。然而,以色列还从未直接袭击过伊朗领土,更不用说伊朗的核设施。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选稿:朱雯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