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今日谷雨丨春尽夏至谷雨天,又是人间一度春
上海黄浦2024-04-19 13:15:40

“谷雨过后再无寒,人间芳菲已向暖。”

谷雨取自“雨生百谷”之意,意味着降雨量逐渐增多,这时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春雨之后,鲜花吐蕊,万物茁壮生长,大地一片生机勃勃。

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至,夏降至。关于“谷雨”的知识,你知道多少呢?

谷雨三候

1一候萍始生

谷雨后五日

由于天气湿润温暖

降雨量增多

浮萍开始生长

2二候鸣鸠拂其羽

再五日

布谷鸟开始活动

急促的叫声

仿佛在催促人们不误农时

3三候戴胜降于桑

又五日

桑树上便能见到戴胜鸟

提醒养蚕的人家

要忙起来了

1谷雨的气候特点

谷雨的天气最主要的特点多雨。

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2谷雨的习俗

1.喝谷雨茶

我国南方许多地方都有谷雨摘茶的习俗。

传说在谷雨节喝茶具有清火、辟邪、明目等效果。

2.走谷雨

古时有走谷雨的习俗。

庄户人家的姑娘、媳妇不管有没有事,都要挎着篮子去野外走一圈,称为“走谷雨”。

3.食香椿

谷雨前后是香椿上市的时节。

这时的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

4.洗澡

旧时在西北地区,人们将谷雨的河水称为“桃花水”,传说以其洗浴可消灾避祸。

5.赏牡丹

谷雨前后是牡丹花开的时段,因此牡丹花也被称为“谷雨花”。

“谷雨三朝看牡丹”,赏牡丹是人们在谷雨时节重要的娱乐活动。

6.禁杀五毒、贴谷雨贴

谷雨后气温升高,病虫害进入高繁衍期。

为了减轻病虫害,农家一边进田灭虫,一边张贴谷雨贴,进行驱凶纳吉的祈祷。

3与谷雨有关的诗词

天仙子·走马探花花发未

宋·苏轼

走马探花花发未。人与化工俱不易。

千回来绕百回看,蜂作婢,莺为使。

谷雨清明空屈指。白发卢郎情未已。

一夜翦刀收玉蕊。尊前还对断肠红。

人有泪,花无意。明日酒醒应满地。

晚春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谷雨如丝复似尘,煮瓶浮蜡正尝新。

牡丹破萼樱桃熟,未许飞花减却春。

谷雨如丝复似尘,煮瓶浮蜡正尝新。

牡丹破萼樱桃熟,未许飞花减却春。

谷雨

明·方太古

春事阑珊酒病瘳,山家谷雨早茶收。

花前细细风双蝶,林外时时雨一鸠。

碧海丹丘无鹤驾,绿蓑青笠有渔舟。

尘埃漫笑浮生梦,岘首于今薄试游。

谷雨如丝复似尘,煮瓶浮蜡正尝新。

牡丹破萼樱桃熟,未许飞花减却春。

4与谷雨有关的谚语

1、谷雨前后,撒花点豆。

2、谷雨麦挑旗,立夏麦头齐。

3、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立夏正相宜。

4、谷雨种棉家家忙。

5、谷雨是旺汛,一刻值千金。

6、谷雨麦结穗,快把豆瓜种;桑女忙采撷,蚕儿肉咚咚。

谷雨已至,春将止,夏将至。

谷雨是春天对我们最后的告别,也意味着夏天即将来临。

选稿:许文杰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