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快看视频|一天下掉一年半的雨,迪拜变成什么样了?
上观新闻2024-04-18 18:37:00

当地时间4月16日,阿联酋遭遇75年来最大降雨。最大城市迪拜部分地区24小时降雨量超过250毫米,相当于以往两年的降雨量。世界第二大航空枢纽迪拜国际机场停机坪被淹,一度陷入瘫痪。

有舆论称,阿联酋暴雨成灾与该国进行人工降雨有关。不过,阿联酋国家气象中心随后否认此说法。一些气象学家认为,人类活动引发的气候变化导致此类罕见暴雨愈发频繁。

机场一片混乱

据新华社报道,阿联酋这场罕见雷暴雨始于15日深夜。16日上午雨势变大,并持续一整天。

据阿联酋国家气象中心介绍,阿联酋16日录得自1949年有气象记录以来单日最大降雨。迪拜在24小时内录得142毫米降雨量,相当于以往一年半至两年降雨量总和(迪拜大部分地区平均年降雨量约89毫米)。

16日当天,迪拜上空不时出现闪电,偶尔击中世界最高建筑哈里法塔的顶部。毗邻的迪拜购物中心部分地区被淹,底层商铺的商品被水冲走。

在全球第二繁忙机场迪拜国际机场(去年接待乘客8700万人次),停机坪严重积水,飞机“蹚水”滑行。当天约300架往返航班被取消、数百架航班延误。

16日下午,机场因暴雨造成的混乱短暂停运约25分钟。晚7时许,机场再度暂停飞机降落,约两个多小时后逐步恢复。16日晚,因无法找到离开的交通工具,大批乘客滞留机场。有人在社交媒体抱怨称,机场内部开始漏雨。

17日,机场方面仍呼吁旅客如非必要避免前往机场。由于运行存在风险和道路状况不佳,阿联酋航空公司仍暂停办理旅客离开迪拜的业务。

“这完全是一片混乱。”现年62岁、来自英国的滞留旅客安德鲁·戈尔丁说,情况比任何人预期的都要糟糕。机场内部系统完全崩溃。航空公司没有现场人员,没有信息,没有协调,没有专业精神。人们睡在休息室和走廊里,食物包装袋到处都是。

“迪拜被淹没”

暴雨来临前,阿联酋大部分学校已停课,很多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居家办公。这一措施持续至17日。

受暴雨影响,阿联酋多地出现严重积水,一些道路塌陷,公共交通中断。一些车辆被困水中,司机不得不弃车逃生,有居民甚至在街上划船。该国北部地区一名70岁男子因所乘车辆被洪水冲走身亡。

17日,迪拜许多地铁站、购物中心仍然关闭。“迪拜被淹没了。”在迪拜生活10年的教师马特·威尔说,有些地方水深达一米,数千所房屋完全被淹没。

除阿联酋外,阿曼、巴林、卡塔尔和沙特等海湾国家16日也经历强降雨。截至17日,暴雨已导致阿曼全国至少19人死亡。17日当天,降雨带向东移动,影响了往年降雨很少的伊朗南部和巴基斯坦部分地区。

天灾还是人祸?

地处阿拉伯半岛东部,北濒波斯湾,一直以来,产油大国阿联酋气候干旱,降雨稀少,被称为“沙漠明珠”。正因如此,当地一些道路和设施缺乏排水系统,暴雨极易引发内涝。政府此次不得不派储罐车上街抽水。有评论称,强降雨凸显出该地区金融中心应对极端天气的脆弱性。

引人关注的是,17日,有美国媒体援引阿联酋国家气象中心气象专家阿罕默德·哈比卜的话称,此次暴雨可能与阿联酋进行人工降雨有关。过去两天,阿联酋的人工降雨飞机执行7次飞行任务。

不过,阿联酋《国民报》随后援引阿联酋国家气象中心人员的话“辟谣”。气象中心称,已提前监测到暴雨将至,并未在此期间执行任何人工降雨任务。

据另一家美国媒体援引哈比卜的话称,6名飞行员执行了例行飞行任务,但并未进行人工降雨操作。

外界注意到,自2002年以来,阿联酋一直通过人工降雨缓解水资源不足问题。但该国近年已多次遭遇极端暴雨,是否与人工降雨有关引发争议。比如,2019年,阿联酋进行了至少185次人工降雨,结果年底出现罕见暴雨,迪拜全城严重积水。2022年7月,阿联酋部分地区录得30年来最大降雨量,多地出现内涝和山洪,有“中东最大石油枢纽”之称的富查伊拉港一度停运。

大部分气象专家认为,中东暴雨和欧洲热浪一样,均为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事件。大气层因气候变化持续升温,如同毛巾一般吸收更多水分(每升高1摄氏度,水分就会增加约7%),随后又以极端暴雨和洪灾的形式将水分排出。

《自然》杂志近期的一项研究表明,随着世界持续变暖,到本世纪末,阿联酋大部分地区的年降雨量或增加约30%。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格兰瑟姆气候变化研究中心专家弗雷德里克·奥托说,人类活动引发的气候变化很有可能令阿联酋、阿曼等地的雨灾更具破坏力。

不过,也有专家指出,阿联酋频繁进行人工降雨,可能对环境产生不可预知的影响,包括影响全球整体降雨、加剧气候变化等。此外,人工降雨过程中使用的化学品(如碘化银)会落到地表并溶解在雨水中,可能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