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上海饮料“营养选择”分级标准持续完善 第二批评审结果或于5月公布
东方网2024-04-16 16:36:59

东方网记者程琦4月16日报道:随着健康饮食观念日益风行,“0糖”“0卡”“0脂肪”已经成为很多消费选择饮料时的关键信息。怎样才能让消费者在选购时,准确了解这些信息呢?

近日,全国首个“营养选择”分级标识在上海试行,引发全网广泛热议。分级标识通过考量饮料在非乳源性糖、饱和脂肪、反式脂肪等方面的含量和使用情况,基于综合判定将饮料分为ABCD四个评级,有效提高了消费者选择的便利性。其中,A和B的产品获得了消费者很高的关注。

东方网记者近日获悉,上海饮料“营养选择”分级标准持续完善 第二批评审结果或于5月公布。

“营养选择”系列标识

饮料“营养选择”分级标准落地 AB阵营将成企业竞争焦点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科主任臧嘉捷:此次分级考虑的4项成分都是需要适量或限量摄入的,因此我们在评定等级的判定上,需要取最低等级作为最终的总体级别。例如某饮料非乳源性糖含量为5.6g/100 ml,非乳源性糖等级为C级,饱和脂肪含量为1.2 g/100 ml,等级为B级,反式脂肪酸含量为0g/100ml等级为A级,不添加非糖甜味剂,等级为A级,最终该饮料的总体评级为C级。

为此,根据营养等级划分,不含任何代糖,以及含有适量代糖且整体非乳源性糖分每100ml处于0.5g~5g的饮料重点被划分在AB两个阵营。从消费者日常认知,以及政府推荐标准来看,A和B阵营的产品均被视为健康程度更高的饮品,成为消费市场更有竞争力的饮品类别。

“营养选择”标识饮料分级原则

业内观点认为,在这样的政策引导下,未来的饮料市场AB级别的产品势必更容易引起追求健康生活消费者的“选择性注意”,进而带来高糖饮料市场的逐步萎缩,以及兼具低糖与口感饮料的逐渐出圈。

数据显示,中国无糖饮料行业市场规模已从2015年的22.6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1996亿元,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或将达到7489亿元。无糖饮料市场规模的指数级增长更加毫无悬念地印证了饮料健康化战略正在国内市场“长驱直入”,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传统饮料企业、新势力品牌、跨界玩家纷纷入局健康赛道已屡见不鲜。

根据数据统计,当前百事、可口可乐等传统饮料企业都在含糖饮料之外开辟无糖赛道,饮品新势力元气森林从品牌创立之初就开始布局无糖赛道,在行业内占据了先发优势,目前其无糖产品在整个产品矩阵中占比已达70%以上,无糖饮品更覆盖无糖茶、无糖气泡水、无糖功能性饮料等细分赛道。

“企业在饮料健康化转型方面的自觉,为此次上海饮料营养分级政策落地提供了土壤”,一位不具姓名的业内人士指出,“不过我们也看到,事实上尽管低糖、无糖饮料引起了很多企业的注意,但对很多传统饮料企业来说依然发力不足,高糖饮料依然占据其产品矩阵的核心地位”。

“这肯定会带来饮料行业转型的阵痛,但赛道一旦转换完成将会是一片新的天地”,对于此次饮料分级举措,该分析人士依然表示乐观。

臧嘉捷表示,对于消费者,在选购食品、饮料时除了享受美食之外,也充分考虑自己健康情况和食品的营养成分。我们通过“营养选择”分级标识,将健康的理念传递给消费者,把选择留给消费者。

对于企业,鼓励食品生产者、经营者、餐饮服务提供者生产低盐、低脂、低糖食品,并在包装上做显著标识,并对食品的热量和主要营养成分等进行标识、鼓励含糖饮料、酒精饮料销售者在有关商品的销售区域规范设置健康提示标识。

更多企业参与 第二批评审结果或将于5月份出炉

目前,很多上海市民已经在一些饮品的售卖页面、产品包装、货柜等场景看到饮料“营养选择”分级标识。据了解,首批参与分级的饮料企业目前已经评审完毕并公布,第二批评审结果或将于5月份出炉。

图片来源:中国网

上海市疾控中心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所营养健康科主任臧嘉捷表示,从现阶段的提报情况来看,第二轮参与评审的饮料企业很多,有意者仍可以提交产品资料进行申请,在营养分级标准进行更新完善之前,所有的分级依然参照现行标准。

臧嘉捷表示,目前还在持续收集来各方面的多元化建议和意见,后续将在综合考虑各相关方建议的基础上持续完善“营养”分级标识标准,力求兼顾专业意见以及真实的企业状况和市场需求,找到有助于饮料行业健康发展的平衡点。

另据了解,目前广东省也在积极完善健康促进与教育活动的政府规章,近日披露的《广州市健康促进与教育规定》已被列为2024年度广州市政府规章制定计划年内审议项目,为全社会形成健康生活理念提供规范指引。

一位独立茶饮分析师表示,尽管此次饮料分级政策的落地让传统饮料行业“几家欢喜几家忧”,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政策的推行是符合民意,“建议全国推广”是很多消费者的一致心声。

臧嘉捷表示,食品营养分级指导试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通过政府层面的科学制定和积极引导,需要应用方的良好磨合和反馈,需要公众科学合理的认识。

作者:程琦
选稿:曾炟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