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宁品读】依依乡间柳
上海长宁2024-04-14 16:31:47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说的是梅花报春早。然就个人感觉,最先唤醒万物的,应为柳树!

就当大地的寒气仍不甘心退出舞台,多数植物仍处于蛰伏状态的时候,柳树已敏锐地捕获到了天地间第一缕若隐若现的春意,于那纤细枝条上悄然冒出了一颗颗嫩绿浅白的芽苞,宛若雏鸟柔弱而坚强的喙,勇敢地啄破暮冬的屏障,喜滋滋地告诉人们:美好的春天来了!

图片

那柳芽,由针眼大、小米大到绿豆大……一点点鼓了起来,并展开了娇翠的叶子。一场春雨过后,细叶初裁的柳枝,便渐次飘起了绿色裙摆,出奇的清新。风轻轻一吹,满树洋洋洒洒,广袤的春色就这样润展开来。

刚刚发芽的柳枝,柔软、嫩绿。儿时的我,常和小伙伴们从树上折几条来,用手来回拧动数下,待柳皮和柳杆完全脱开后,捏住一头,轻轻抽出柳杆,一个空心柳管便留在了手中。然后用指甲刮掉柳管略粗一端的外皮,再稍加捏扁,一支小柳笛就做成了。用点唾液湿润一下,呜呜哇哇饶有兴趣地吹着,清脆婉转的春日歌声随之四处飘荡开来。

柳是初生之春,鲜嫩、洁净、纯粹,充满了无限希望。尤其“春风杨柳万千条”的景致,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皆婀娜多姿,其他任何植物都无法代替。若没了柳树的绿,便没了春的风韵。而作为蓝天下最执着的舞者,柳之美,还不仅仅在于刹那的惊艳。

图片

等到柳穗成熟时,随轻风飞舞的飘飘柳絮,和着弥漫晨烟,袅袅娜娜,将一袭春色缭绕得云来雾去。至夏,那临风拂动,恰似一支画笔在河面作画的垂柳绿丝,不单为乡间景致增添了不少秀媚,还用它们的躯体恩泽于人。

记得当年离家不远的河塘边有一棵老柳,从我记事起就站在那儿,经风经雨,年轮无计。树干比脚盆还粗,巨大的绿荫,一半延展至河心。

烈日炎炎的夏天,我和玩伴常到柳树下看书、荡秋千、做游戏……老树茂密的柳叶,就像一把巨伞将强烈的阳光挡在外面,我们倒成了树荫的点缀。可能是柳树的枝条嫩,汁液多,印象中,它们最招知了喜欢。尤其是那棵老柳上,知了更是多极。沿枝排列,密密麻麻,扔一个砖块,都能砸下几只来。自然成了暑假期间,我们照例进行的娱乐活动。

图片

秋天的柳树,践约而归。即便叶有点黄了,逐步凋零,奉献给了大地,仍会在秋阳里,为天地演奏出金色的丰收交响曲。

寒冬腊月里的柳树,虽景色不再,却依然守土有责。于狂风暴雪中,它们坚忍不拔,就像一个个威武挺立的卫兵,守护着美好家园。

或许正是柳这种于时光绵延中,将温情浓郁了四季的个性,使得它们尽管没有鲜艳灼目的花朵能够炫耀,也缺少气冲霄汉的雄风伟姿可以张扬,却因丝毫不逊于梅兰竹菊的风韵,不仅让古今骚人墨客为之流连,将它们入诗入画,千百年来也抚慰着普通百姓的情怀。

去年初春,趁着天气晴好,在家宅了数日的我忍不住出门,到小区旁的河堤走走。但见明艳春阳下的一排柔柳,在潺潺河水的滋润下,与蓝天、白云,浑然一体,如梦似幻。那抹于若离还在的寒意里飘柔的绿色,和着若醒还睡的鸟鸣,瞬间便唤起了我记忆中悠扬婉转的柳笛声,如此清晰。

选稿:施丰奕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