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秦朗巴黎丢作业”迎来大结局,反思却不应就此停止
上游新闻2024-04-14 14:41:25

没有丢作业的“秦朗”,只有丢节操的编造者。这两天,所谓的“秦朗丢作业”事件迎来终章:据杭州当地警方通报,该事件系徐某某(网红“猫一杯”)团队自导自演。

警方处罚,本人道歉,社会批评,平台封号,这起扰攘一时的荒诞剧始于策划、终于拆穿,印证了后真相时代信息的芜杂。如今事件虽已尘埃落定,但对此的复盘与反思却不能停。

小学生,丢寒假作业,一页都没写,被网红在巴黎捡到,网络喊话寻人……不得不说,身为千万级网红的“猫一杯”将流量密码拿捏得死死的:偶然性巧合,有;反常性冲突,有;未竟悬念,有;情绪渲染,也有。跟春节假期、外出旅游话题的结合,跟“小学生故意丢作业”网梗的贴合,加上“秦朗舅舅”“西场小学”等角色的加入,让剧情变得颇具戏剧性张力。

若“猫一杯”只是编段子玩,倒也无可厚非——只要在视频醒目位置标注“演绎作品,纯属虚构,仅供娱乐”之类的字样就好。问题是,“猫一杯”明显存在诱导网民往真实事件方向联想解读的主观意图:无论是人名跟作业本照片俱全,还是面对质疑嘴硬到底地否认事情不实,还做戏做全套地晒出跟“秦朗妈妈”的聊天记录截图,都极具蛊惑性和欺骗性。

可用一个谎言给另一个谎言打补丁,往往就是为自己增加“暴露风险”。编造者自以为聪明的剧本,在出境记录等大数据面前孱弱得不堪一击。事实证明,假的就是假的,就算包装得再真、编排得再像,在查证技术手段日益完善的今天,都很难变假为真。

从全网认识“丢作业的秦朗”到全网拆穿“编故事的网红”,拥有4000多万粉丝的“猫一杯”的翻车,无疑是咎由自取。她的误人终自误,值得更多人引以为鉴:段子与事实之间该有清晰界限,不能明面上或暗地里打着事实名义玩梗,用制造“真人真事”幻象来为段子的传播力加杠杆。自媒体虽然顶着一个“自”字,却也在广义的“泛媒体”之列,也得遵循某些基本的传播伦理,何况还有着大V身份。“猫一杯”在编排闹剧登上热搜后仍不澄清,反而继续表演,就丧失了应有底线。

说白了,当“故事会达人”、有编段子爱好不是问题,但不能在虚构、导演、摆拍的前提下营造新闻事实幻觉。再怎么加戏,都不能戏弄道德伦理和社会底线。从“女骑手深夜送餐被盗电动车崩溃大哭”,到“被妻子抛弃的丈夫带娃在街边摆摊还债”,再到“秦朗作业丢在巴黎”,都逾越了那道底线,也最终都为此付出了代价。

传播学者罗伯特·弗尔福德说:零零碎碎的谣言会仅仅附着于叙事,一知半解的轶事和漫不经心的话语也是如此,它们都可能膨胀到事实的水平。在大众生活被海量信息充斥的当下,社会特别是内容平台与媒体机构也该筑起基本的“过滤器”,将那些恶作剧式假消息从事实容器中提前筛出,而不能任由其“膨胀”。

在此次事件上,部分内容平台和媒体机构显然应在这个“负面样本”上汲取该汲取的教训。“秦朗丢作业”虽然不无诱导成分,但新闻该有的要素不全,就算要推荐跟转发,溯源求证核实也该是前置环节和前提条件。这就需要内容平台在算法推荐时嵌入该有的“较真”意识,而不能是只顾“热”度不管“真”、推荐也只看噱头不甄别;媒体机构在跟进时也要先对真实性进行核查,而不能是被网传消息牵着鼻子走。

考虑到公共注意力资源是稀缺品,内容平台跟媒体机构当是谣言粉碎机,而非假消息助攻手。对真相的洁癖式追求,对细节的缜密考证,也应是基本标配。

天文学家卡尔·萨根有句话说:不能被检验的主张、无法证伪的断言,是虚伪的无意义的,无论它们的价值是否带给我们灵感,或是刺激我们的想象。对没法被查证的消息,社会也该秉持这样的慎思明辨态度。

没有“秦朗”,得有清朗。清朗的信息空间与舆论生态,容不下更多披着新闻羊皮的“秦朗丢作业”闹剧添堵。

特约评论员 佘宗明

上游评论投稿邮箱:sypl2020@163.com

编辑:龙春晖    责编:李洋    审核:陈旭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