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十六铺”并不是“一个”码头,而是……丨闵行情
今日闵行2024-04-13 14:43:46

勾勒上海发展的线索,

描摹上海的历史风情。

如何用最少的文字,将大上海的发展脉络说清楚?

沧海桑田、筚路蓝缕,

终成“上海”,

这是一部袖珍的上海通史。

“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第十二季,我们邀请了沪语播音员来诵读《上海小史》。今天,你将听到的是《上海港的崛起》……

朗读人:徐辉原塘湾广播站播音员

点击收听朗读

上海地区河网纵横,水运便捷,西晋以前,吴淞江入海口已有渔业生产和水上军事活动,或渔港,或军港。然就商港而言,萌动于晋代,兴起于隋唐,成型于北宋。北宋朝廷设立“上海务”榷酒税的机构,上海浦边逐渐趋向兴旺,港口位置也逐渐向海口迁移,间有海船停泊于上海浦,越百年,遂成人烟密集、海舶辐辏的港口市镇。宋代上海建镇并设置市舶提举分司,港与城同步形成,并名列全国七个水路口岸之一。“港市”的雏形已经出现了。

唐宋时太湖流域经济中心在苏州,但苏州东不临大海,北不濒大江,海外贸易主要靠吴淞江上的青龙港进行。宋人说华亭据江瞰海,富室大家、蕃商舶贾交错于水陆之道,为东南第一大县。华亭县的对外港口也是境内的青龙镇港。其实,那时的青龙镇不仅仅只是华亭县的贸易港,它也是整个太湖流域的海上贸易港口和海上贸易交易中心。明代弘治年间纂修的《上海志》记载,宋代青龙镇“据沪渎之口,岛夷、闽粤、交广之途所自出……海舶辐转,风樯浪楫,朝夕上下,富商巨贾、豪宗右姓之所会也,人号‘小杭州’”,发展之快,达于极盛。

晚清的上海十六铺码头

清末民初的上海十六铺码头

然而,极盛不过是走向衰落的前奏。太湖流域整个地区是一个碟形洼地,其中心部位自地质时期以来不断下沉,遂形成了吴淞江下游河道的两大特点:一是河道多迂回曲折,有“五汇四十二湾”之称;水流不畅,夏秋季节经常发生水灾。二是海潮倒灌的问题,水流入江后,来时汹涌,去时势缓,海沙沉积于江口段,航道日趋淤浅。此外,北宋庆历二年(1042)在吴江县境的吴淞江上修建了一座长桥,横截江流,作为南北漕运通路,不料这座桥修成后,长桥卧波,固然美观,吴淞江排水却受到阻碍。元祐年间,水利专家单锷实地考察,发现长桥东侧的水面比西侧水面低1至2尺,长桥以下水流缓慢,无力将潮沙冲出江口,致使江口一带菱芦丛生,泥沙涨塞。官府虽然组织人力物力,在吴淞江做了许多疏浚的作业,然吴淞江及其支流青龙江的日趋淤浅已势所难免。此外,海岸线逐渐东移,青龙镇距离出海口日远,也失去了作为港口优越地理位置的条件。

绍熙《云间志》卷中“水”是这么说的:“松江东注,委蛇曲折,自白鹤汇极于盘龙浦,环曲而为汇,不知其几,水行迂滞,不能迳达于海。今所开松江,自白鹤汇之北,直泻震泽之水,东注于海,略无迂滞处,是以吴中得免水患。”说的是吴淞江从白鹤汇至盘龙浦这一段,也即今青浦和嘉定相交处,河道都是委蛇曲折,如龙在盘旋一样,行水缓慢,不利于泄洪。白鹤汇在青龙镇西,盘龙汇在青龙镇东,这两段弯曲河道已日益淤浅,影响河水东下。北宋中期,通过两次开挖,使河道发生变化,放弃原来在黄渡以南的旧河道盘龙汇和白鹤汇河道,但还是于事无补。

当然,青龙镇衰落的原因,也不能仅仅将它归之于“江水淤塞”的自然地理原因,其实,也有社会经济发展上的原因,诸如商品运输管道不通畅,以至于青龙镇商品集散功能不断被削弱。这种物流运输不畅,对青龙镇商品集散的功能和地位影响是很大的。再加上南宋海上军事防守和官府对海商收税的前移,也许对青龙镇贸易港口地位的打击也是致命的。在这种层层盘扣和沉重的税赋之下,来到青龙镇的商船自然是日渐减少。南宋时期的税收政策、行政区划变化上的原因等,综合这些因素,只能导致青龙镇步步走向衰落。

青龙镇港的海外贸易,至南宋已明显衰落,与此同时,其下游的上海镇却悄悄发展,而且发展得很快。今上海地区的海岸在唐代以后向东伸展很快,平均每十年大约涨出一里,前述古上海的三条海岸线,其宋代海岸线就是以这种速度向外伸展。北宋郏亶谈到松江下游旱田区域一百余里的范围内,岸南有大浦十八条,岸北有大浦二十条。岸南的大浦中有上海浦、下海浦、南及浦、江苎浦、烂泥浦。上海浦在下海浦上游约五里,在上海县治东;南及浦在下海浦东十里左右,是吴淞江南岸最接近海岸的一条浦。

青龙镇因吴淞江、青龙港的海外贸易变得十分萧条,而太湖流域需要有一个新的贸易港取而代之。上海镇比青龙镇更接近大海,它是一个理想的海港。上海港的崛起就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顺便说一下“十六铺”,地名学上“十六铺”的首现,是清朝咸丰、同治年间。为了防御太平军进攻,地方官员将上海县城厢内外的商号建立了一种联保联防的“铺”。由铺负责铺内治安,公事由铺内各商号共同承担,计划是划分为27个铺,但因种种原因实际上只划分了16个铺(从头铺到十六铺)。1909年,上海县实行地方自治,各铺即被取消名称随之消失。由于十六铺地处上海港最热闹的黄浦江边,国内客、货运航线集中于此,码头林立,客流量极大,来往旅客和上海居民口耳相传将这里称作“十六铺”。这里曾经是当时南、北货轮的停泊之处,再加上长江航线、远洋航线、内河航线,各种船舶齐集于此。事实上,十六铺码头从来就不是“一个”码头,而是各个历史时期十六铺地区范围内很多码头不规范的总称。

选稿:许文杰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