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70年前牛庄路万人空巷的这一幕,即将重演了
上海黄浦2024-04-12 13:57:49

如今的牛庄路,或许很难让人想象那段昔时的浮华。70多年前,“一代冬皇”孟小冬在坐落于此的中国大戏院内,以《搜孤救孤》为绝唱,引来南北名角汇集观摩,并创下万人空巷的盛况。4月26日起,以这段珍贵史料为创作灵感的话剧《孟小冬》将在充满见证的中国大戏院首演。

在封箱绝唱的背后,不仅是一段传奇历史,更是孟小冬、福芝芳、姚玉兰三个女人爱恨交织的一生。排练的间隙,来自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演员张露、吴静、李晨涛与黄浦融媒记者分享了她们与剧中人物跨越时空的对话。

张露:“顶流”孟小冬

“在我心里,孟小冬就是那个年代的‘顶流’。”

收到出演邀约后,张露对她要饰演的孟小冬始终带着疑问——为什么她能成为一代坤伶魁首?

随着对孟小冬了解渐深,张露慢慢悟出了答案。“她非常执着,这股劲是很多女坤生没有的。”张露形容孟小冬有点“不疯魔不成活”,对自己要求极其严格,这或许就是她能成为最当红生角的原因之一。

而从孟小冬在感情的选择上,张露同样看到了她敢爱敢恨的一面。“孟小冬并不甘于在男人背后相夫教子,而是一个和男人同台,甚至在舞台上扮演男人的女人。”在张露看来,孟小冬的人格魅力和舞台魅力并存,“她了解自己的价值,与谁同行与谁决绝,心里的这笔账非常清楚,这种雌雄同体的感觉很有魅力。”

不同的人物关系,帮助张露从多个侧面刻画出“冬皇”的立体形象,“这是一部从史实出发的话剧,孟小冬是真实存在的人物,我们必须要用事实说话。”

唯一让张露有些踌躇的,还是梨园戏。“我问导演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舞台上需不需要唱戏。如果没有童子功,呈现出来的效果必然不理想。”导演胡宗琪的回答打消了张露的疑虑,“他说这部剧主要是讲孟小冬的故事。”

话虽如此,张露还是特意买票进剧场听戏。“我看的是《击鼓骂曹》,一段现场击鼓的戏,当时我就上头了,这唱念做打的功夫,不是一两天能拿下的。尤其是京剧的经典选段,演员会用带着哭腔的唱腔,中间带着韵,身上看着没什么动作,但所有情绪到位了,一嗓子气钓上来,不多不少,非常高级。”那一刻,张露感受到了艺术的相通,“以前是无知者无畏,当你懂了之后,就发觉京剧真的博大精深、余味悠长。”

吴静:“温柔”福芝芳

孟小冬与梅兰芳,一位是女扮男装凭老生形象艳惊四座的须生之皇,一位是以男儿郎出演女娇娥而大噪名气旦角之王,舞台上的乾旦坤生,颠倒阴阳,惊艳了无数观众,其中就包括吴静。

接演话剧《孟小冬》后,吴静在这段只羡鸳鸯不羡仙的甜蜜爱恋画上句号时,注意到了站在梅兰芳背后的福芝芳。

福芝芳是梅兰芳的妻子。吴静介绍,“我在剧中饰演的福芝芳,是梅兰芳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角色。福芝芳又叫扶植芳,因为她的一生都在扶植梅兰芳。梅兰芳晚年曾感慨:‘没有福芝芳,哪来梅兰芳!’”

吴静形容福芝芳聪明且饱含民族气节:“日军进攻上海时,梅兰芳蓄须明志不唱戏,福芝芳陪伴了他8年。后来日本人硬要他去唱,梅兰芳推托生病了,日本人自然不信。福芝芳就想到了从医院拿来的四联防疫针,给梅兰芳注射后他真的发起高烧来,日本人一摸额头,只能走了。”

为了饰演好这样一位有着民族大义的人物,吴静以编年的形式,通过文献、图像等各种资料,搜寻梳理了福芝芳的生平,“福芝芳是真实存在的,它不像剧本,可以通过想象去塑造角色。我想要真正走进福芝芳这个人物,就必须花更多心血让她再现在舞台上。从外形、衣着打扮、说话谈吐入手,让观众信服,福芝芳当年就是这样的气质和感觉。”

吴静认为,福芝芳在嫁给梅兰芳之前,也是梨园的明日之星,被称为“天桥梅兰芳”,有着惊人的戏曲天赋。“福芝芳过去的影像资料不多,但是梅兰芳的到处都是,他的举手投足,对跟随多年的福芝芳来说一定有影响。”

于是,在剧中本没有唱戏桥段的吴静,也跟着剧组请来的京剧老师一起上课。“这次在舞台上不能像平时演话剧时那样走路,一定要有身段,要把握住那个含蓄的度。”如今在家里,吴静也会不自觉地把动作摆出来,“感觉带一点京剧的‘份’了。”

对福芝芳,吴静有自己的理解和小巧思。“她是满族人,而且待人处事的方式容易让人误会在家里是个强悍的妻子形象,但我不这么认为,福芝芳视梅兰芳为偶像,如山一样,在他面前,福芝芳再凶悍也会藏一藏,所以她在舞台上应该是有温柔的一面,用最温柔的语气,说最狠的话。”

李晨涛:“侠义”姚玉兰

话剧《孟小冬》中另一个不得不提的关键角色,就是姚玉兰。

出身京剧世家的姚玉兰,后来成为了杜月笙的四太太。饰演姚玉兰的演员李晨涛用“侠义”形容她心目中的姚玉兰:抗日战争爆发后,在香港沦陷需要撤离时,杜公馆成了当时唯一的联络点,因杜月笙的嘱托,姚玉兰一直等到所有人都安全抵达重庆后才乔装离开。“或许是因为她从小唱老生,帝王将相的故事影响着她的生活。”

那侠义的姚玉兰与孟小冬的关系又如何呢?李晨涛认为,姚玉兰是为孟小冬的生活托底的那个人,但同时也非常尊敬孟小冬,“姚玉兰从小学唱戏,唱到24岁嫁给杜月笙。这样一个离开舞台的人,对孟小冬肯定是羡慕的,然后因为这种惺惺相惜的情感,让她更希望帮助孟小冬。这样的关系很难得。”

跟张露、吴静一样,李晨涛同样在埋头钻研京剧演员的身段气质。“网上我看到过姚玉兰70多岁时在台湾演出的采访视频,梨园行出身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过年前京剧老师就给我们配上了高底鞋,在家里没事就穿着练习,走多了现在就跟穿平底鞋一样。”

孟小冬、福芝芳、姚玉兰;张露、吴静、李景涛。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戏内戏外,一场穿越滚滚红尘的时空缘就此展开。来易来去难去,分易分聚难聚,海枯石烂换不换得来一生?4月26日起,70年前牛庄路万人空巷的那一幕,又要重演了。

选稿:许文杰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