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奶茶爱好者速来!这个200多年前超大奶茶壶不容错过
央视新闻客户端2024-04-12 07:09:00

春暖花开踏青时

来一口奶茶是不是更添满足感

一杯不过瘾?来一壶更解馋

一起认识这件高颜值、大容量的奶茶壶

清乾隆款粉彩多穆壶

吨吨吨 请喝春天第一壶奶茶

少糖去冰多珍珠

半糖常温加芋圆

……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奶茶喜好

几百年前清朝人独爱咸口

牛奶+茶 佐以食盐

原料可以简单

但喝奶茶的器具必须讲究

一次一大壶 再分小杯慢慢饮用

多穆壶源于蒙古族、藏族少数民族地区

主要用于盛装奶茶、酥油茶

清代满族也用多穆壶盛装奶茶

至清乾隆时期

多穆壶实用功能弱化

逐渐演变为陈设器

这款清乾隆款粉彩多穆壶

纹饰华丽 造型别致

器身前置凤首流

后设龙形执柄

△清乾隆款粉彩多穆壶(局部)左:凤首流 右:龙形执柄

壶盖俏皮可爱又兼具功能性

可以在揭盖时起到把手的作用

一只嘴巴微张的狮子

蹲坐在正上方

不知是不是也想品尝壶中的美味

乾隆甄选

出门打猎必带

乾隆对奶茶甚为喜爱

还曾写下关于奶茶的诗句

酪浆煮牛乳,玉碗拟羊脂。

而多穆壶这种器型也在清乾隆时期发展至巅峰

出现了彩瓷、珐琅、象牙、漆器等各种材质

△褐漆描金勾莲纹多穆壶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景德镇窑松石绿地粉彩番莲纹多穆壶 首都博物馆藏

△乾隆款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嵌石多穆壶 故宫博物院藏

这些色彩缤纷、纹饰繁缛

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多穆壶

是不是很有乾隆的个人审美风格

乾隆有多爱多穆壶?

出门打猎时都要带上它!

有画为证↓↓↓

△郎世宁乾隆皇帝围猎聚餐图轴(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一场酣畅淋漓的狩猎后

来一杯香浓的奶茶

岂不快哉

这只壶见证多民族文化融合

多穆壶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多穆”二字可能来源于藏语或蒙古语的音译

该器型目前可见最早的一款

是元代的景德镇窑青白釉多穆壶

△景德镇窑青白釉多穆壶 首都博物馆藏

早期的多穆壶

藏族、蒙古族游牧民族的粗放风格较为明显

质地朴素缺少装饰

而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和多民族融合

多穆壶的功能性

以及器型和装饰也在发生变化

在清代除了作为盛装奶茶的实用器具

多穆壶还在大量册封和法事中

作为精美的法器和摆设配合

可以说是兼具了实力与颜值

春光明媚

出游正当时

快约你的奶茶搭子一起

出门撒欢吧!

监制丨唐怡 制片人丨毕磊 文案丨杨瑾 视觉丨丁丽洁 技术丨蔡子旭 审校丨左中明 统筹丨刘莹 武贺 特别鸣谢丨沈阳故宫博物院 总台辽宁总站 中国文物报社 指导单位丨国家文物局

编辑: 邵文晶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