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清明时节话养生,青团好吃不可贪食
上海黄浦2024-04-05 17:01:01

清明节气是每年的4月4日或5日,也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在这个节气里,天气逐渐转暖,万物开始复苏生长,在江南地区,清明节有扫墓、踏青、吃青团的习俗。老西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主治医师裴超介绍,清明是一个尤为重要的节气,饮食养生上有不少需要注意的地方。

图片

预防呼吸道疾病

春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而清明节前后气候变化多端,早晚温差大,应根据天气及时增减衣物,防止受寒、淋雨。清明节前后踏青是不错的选择,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提升身体的抵抗力。行走、慢跑、太极拳、气功等运动是不错的选择。但由于气候湿润,容易导致身体潮湿,出现关节疼痛等问题,因此运动后需及时干净换衣。注意防寒保暖,以助人体生发阳气,抵御外邪侵袭,才有助于身体健康。

图片

怡情养性,通畅身心

清明节气是一个缅怀先人、祭祖扫墓的时间。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情感容易波动,情绪也会受到影响。不妨趁着清明时节去踏青郊游,以愉悦身心,保持好的心态。同时可以常到户外散步,赏花游玩,呼吸新鲜空气,有意识地调整作息,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适当增加睡眠时间可以缓解疲劳,提高免疫力。同时还要注意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图片

注重饮食,养生养肝

饮食方面,在江南地区,清明节有吃青团的习俗。传统的青团是以艾草汁拌进糯米粉里,再包裹进豆沙馅儿,甜而不腻,带有清淡悠长的清香,是一道时令性很强的小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在的青团已经出现了很多更受年轻人喜爱的网红口味。青团虽好吃,但切莫贪口。对于脾胃虚弱,消化功能较弱的人群,还是建议尽量少食用青团。“青团是一个高油高脂的食品,对于一些糖尿病患者,还有一些胆囊炎患者,我们建议要少吃,还有一些脾胃虚弱,消化功能不好的患者,因为青团主要是以糯米制作的,对于这类人群,我们也是建议要少吃。”

图片

传统的清明节养生理论认为清明属春,在五行中,而春与肝同属木,在立春萌发生长,到清明之际达到最旺,因此清明节的养生应以养肝为主。如果肝气过旺,则会出现头痛、眩晕、急躁易怒、失眠、血压升高等情绪失调、气血运行不畅的病症,还会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从而引发各种病症。为防止过旺,食疗上,可以选用红枣、薏米、莲子、山药等具有健脾利湿作用的食物熬粥,可用菊花、决明子泡茶以清肝明目,同时在清明的期间饮食要清淡,多食柔肝养肺的食物,如荠菜、菠菜、山药、银耳汤,菊花枸杞茶、百合绿豆汤等。

图片

清明节气是一个重要的养生时节,要通过科学的饮食调养、适当的运动、心理调节以及健康的睡眠,保持身体健康和心理平衡。只有在身体和心理都健康的情况下,才能充分地感受到春天的美妙和生命的勃发。

作者:樊陆佳
选稿:朱晓庆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