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药效好不好,中药煎煮有讲究丨杏林之声
上海奉贤2024-04-01 16:35:26

在中医调理的热潮下,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服用中药,那么中药该怎么煎?又该怎么吃呢?今天就跟大家聊聊“吃中药”这些事。

煎药用物

煎药器具

首选砂锅、瓦罐等容器,备选可以考虑搪瓷锅等,还可以选择专用的煎药壶。煎中药切记不能用铁、铜、铝制成的锅具,因为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影响药效的发挥。

煎药用水

1.纯净水

纯净水通常是通过饮用水或地下水的净化产生的,生活中常见,选择用纯净水煎中药,有利于煎出中药成分。

2.凉白开

凉白开经过沸腾之后,然后让其自然冷却所得到的一种水,水分能够有效渗入中药内部,也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

3.过滤水

过滤水是使用过滤设备过滤出来的水,通过过滤,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杂质,提供相对较干净的水源,用于煎煮中药比较好。

煎药用水

温馨提示:

不建议直接使用热水或者矿泉水煎中药,以免阻碍中药有效成分的煎出,对中药发挥药效产生一定影响。

煎药方法

浸泡中药

药多数都是干品,直接煎煮成分不易析出,容易影响疗效。

煎煮水量

第一次煎煮通常放入超过药面3~4厘米的水,第二次煎煮时水刚没过药面即可。

煎煮时间

不同种类中药煎煮时间不一样,如气味芳香的化湿药,质地轻的解表药煎煮时间较短,头煎约10~20分钟,二煎约10~15分钟;而滋补调理药就需要久一点,头煎约30~35分钟,二煎约20~25分钟。

温馨提示:

中药煎煮时间的长短,与选择的容器和煎煮方式相关。一般来说,自煎的中药应严格按照传统煎服方法进行操作,医院的代煎中药由于多选择压力锅进行煎煮,因此煎煮时间并不固定。

注意事项

中药口服方法一般一天2次,早晚各1次。个别情况下,根据治疗需要,医生要求一天3次,分早、中、晚各服1次;

肠道疾病药物宜在饭前服用,大部分能直接和消化道黏膜接触,可以更好地吸收;

刺激消化道药物,宜在饭后服用;

肿瘤患者的中药大部分是扶正祛邪的药物,均宜温服,增强补益的功效。

不管是在饭前或饭后服药,都应有半小时至一小时的间隔,以免影响药效。

灵魂拷问

问:为什么医院代煎的中药比自煎的药汁颜色要浅?

煎煮机里的中药通常是装在棉质的布袋中,在全密闭的条件下煎煮,这样既有效地滤掉药物的残渣,又避免了药液在空气中的氧化,所以颜色较浅,会感觉比较稀,但并不影响疗效,所以大家可以放心服用。

问:煎中药保留多少药汁合适?

中药的疗效并不以煎出来的药量的多少来决定,但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自煎:一般按吃饭的小碗计量一碗的样子即可,没有固定多少克;

代煎:代煎的中药常见的是200毫升1袋,也有些患者因为种种原因会要求浓缩成150毫升或者100毫升1袋,一天常规服用2袋,具体咨询医师或者药师,避免错服。

问:中药和西药能一起服用吗?

中西医疗法共同配合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但是,患者服药时,需要注意所开具的中药和西药通常应间隔半小时及以上的时间服用。具体先服用西药或中药,要看所服用的西药和中药的种类和所治疗的疾病,具体服用方法需咨询医师或者药师。

选稿:许文杰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