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不能再放任不管!无视警告翻越堤坝赏景钓鱼,上海一长江边水岸成“野生景点”
上观新闻2024-04-01 06:44:56

近日,有市民向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民声直通车”反映:浦东新区的滨江森林公园东北方向临江处有一处堤坝,傍晚,有很多逛完滨江森林公园的市民喜欢前来吹吹江风、钓鱼玩耍。此地江景虽美,但并不是面向公众专门开放的景点。市民担心,活动区域地势危险,堤坝下方又缺少防护措施,会有安全隐患。

无人监管警示标语成摆设

市民反映之处,在浦东新区高桥镇双江路与随塘公路的丁字交叉路口附近。3月26日,记者来到现场。

丁字路口北侧是一排约40度的斜坡堤坝。堤坝东侧是从道路一直延伸上来的绿色铁丝网,处于封闭状态,无法穿越。堤坝西侧用围墙围起,围墙中间是挂着锁的绿色铁丝网大门。大门上的告示板上,红色字警示着路人:“水深危险,潮水无情,为了您的生命安全,请勿攀越防汛墙”。尽管如此,由于大坝有倾斜角度,反倒为人为翻越围墙爬上堤坝提供了“坡道”。

围墙侧边有很大空隙供人通行。

堤坝上,立着“高桥海塘抢险纪念地”纪念碑。每隔不远就有明显的警示语,分别写道“水深危险,禁止游泳、嬉戏、钓鱼”“海塘区域,禁止攀爬”“深水无情,请勿游泳”“不为一丝清凉,丢了一生性命”等等。

堤坝上有不少警示标语。

尽管记者前往时间是下午时段,这个“野生景点”仍有不少市民前来。丁字路口的通行空余之处,停满了私家车、电动自行车等。下车后,大部分市民会径直攀上堤坝,在高处吹吹江风,也有市民拎着专业的鱼竿等钓鱼设备,翻越堤坝上的矮墙,寻找合适的钓鱼点。

一名前来垂钓的市民正在攀爬上堤坝。

记者在堤坝观察许久,由于附近并无工作人员,尽管市民随意攀爬堤坝,站在狭窄的围墙上嬉戏,甚至翻越围墙进入无防护的江边区域,也无人监督阻拦。

夜色稍晚,还有市民将鞭炮烟花带到堤坝上燃放。离开后,留下一地的燃放垃圾。

市民在堤坝上燃放烟花。

江水几乎与钓者脚底齐平

记者站在堤坝向长江方向观察。堤坝这一侧,先是由一排格栅状坡面,再是一米多的平面,随后便是江面了。堤坝与江水之间,设置了五米左右宽的消浪块,其中,还有两条向江心延伸的消浪块堆,目测有五十米长。

在这些靠近江水的区域,并未设置任何栏杆等安全措施。

记者恰好看到一名手里拎着鱼竿的市民。他似乎是这里的“熟客”,为了找到合适的钓鱼点,他攀上堤坝后,便向堤坝东侧的封闭铁丝网走去。原来,可能是遭受过蛮力,东侧密闭铁丝网被扯开了一人宽的口子。这名拿着钓鱼竿的市民就从这里穿过铁丝网,沿着消浪块继续向东消失在记者视线中。

铁丝网被扯开。

在偏左一条伸向江心的消浪块堆尽头,石堆高出水面一米左右,已经有五名钓鱼者或坐或立,手里忙活着渔具。有人感受到鱼上钩,欣喜地甩起鱼竿,却发现只是一条小鱼,又失望地重新下竿。

偏右的那条消浪块堆,石体高度似乎更矮,尽头处仅露出水面一小块石尖。一人慢慢走过去,站在上面开始钓鱼,其身后十米左右的消浪块都已被水面淹没。若不仔细看,还以为他浮立在江面。幸好气候温和,仅有微风拂面,细小的波浪轻轻拍打这块石尖。若是水面突然刮起大风,或是涨潮,处境将十分危险。

来垂钓的市民正在向长江深处挪动。

市民建议加强监管防范

并不对市民开放的长江边,却成了市民热衷的小众打卡点,这并不是偶然现象。社交平台上,种草风盛行,不少并不对公众开放的自然区域被“发掘”出来,成了“野生景点”。被发布后,游客纷纷前往打卡、拍照,甚至想方设法突破围挡进行更“深入”的游玩。这些“野生景点”不具备游玩条件,打卡“野生景点”的行为有很高安全隐患,值得关注。

一对情侣站在消浪块上。

不久前,本报就接到过市民专门针对“野生景点”管理的建议(详见《“野生景点”打卡热,背后的安全隐患应得到整治》)。有市民建议,政府部门应当加强监管,发挥引导作用。通过制订相关法律法规,对于“野生景点”的开发、管理和监管做出要求,同时对于游客行为的规范也要作出规定。通过加强对“野生景点”的执法监管,如有发现安全隐患,要立即禁止前往,确保游客的安全。

市民们还建议,“野生景点”的管理者,在得知该处被网友种草后,应加强防范,在禁止进入的区域要采取充足措施阻拦他人入内,对于开放区域,应当确保不发生危险行为。

作者:郑朕
选稿:曾炟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