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它为什么能突破山河的阻隔,让“天堑变通途”?
数字北京科学中心2024-03-29 11:25:00

对于不会飞行的人类来说,小到溪流、沟渠、泥潭,大到海峡、山谷、密林,都是难以轻松逾越的障碍。

而有一种建筑,以其特有的方式,成功突破了这些自然屏障,将原本遥不可及的两端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这种建筑就是桥梁。

它为什么能突破山河的阻隔,让“天堑变通途”?

图源:文心一格(图片由AI绘制)

桥梁真厉害!它能把险要陡峻的天堑变成通途,让我们轻松跨越。生活中的桥也多种多样:方便行人过马路的过街天桥、分流汽车的立交桥、公园里形态优美的廊桥和拱桥……

它为什么能突破山河的阻隔,让“天堑变通途”?

那么,最早的桥长什么样?桥梁都有哪些类别?中国的桥梁技术现在世界上厉害吗?

中国桥梁的发展起源

“桥梁”的名字里就藏着它的秘密。

《说文解字》中说:“桥,水梁也。”也就是说,桥的本义是在水上搭建的一根“梁”。书里还说:“桥之为言趫(qiáo)也”,这里的“趫”就是形容人走路轻快、矫健的样子。

想象一下,一个人蹚水过河,另一个人从桥上走过,桥上的那个人肯定看起来更轻松、更快捷!

它为什么能突破山河的阻隔,让“天堑变通途”?

图源:文心一格(图片由AI绘制)

中国桥梁建设史可追溯到商周时期,那时候的桥梁主要是用木头做的,有梁桥和浮桥两种。

最初的梁桥只是简单的独木桥,就像一根长长的木棍放在河水上,让人们可以踩着它过河。

它为什么能突破山河的阻隔,让“天堑变通途”?

陕西西安半坡木桥假想图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尝试用石头替代竹子和木头来建造梁桥。在结构方面,梁桥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从单孔发展到了多孔,就像一条长长的龙,有多个“肚子”可以让我们安全地过河。

它为什么能突破山河的阻隔,让“天堑变通途”?

浮桥是全世界史籍中最早记载的桥,诗经《大雅·大明》中记载的“造舟为梁”,就是描述周文王(约前1152~前1056)娶亲时在渭河上连舟搭桥的情景。

早期人们还不会在水流湍急的河流中建桥,但是常过的河每次坐船又不方便,于是,他们想出了一个聪明的主意:把很多船连在一起,做成一座浮动的桥,让人们可以安全地过河。这就是浮桥的起源。

它为什么能突破山河的阻隔,让“天堑变通途”?

 不同种类的桥梁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气候、地形、地质和河道特征都不一样。

我们的祖先非常聪明,根据当地的特点,就地取材,建出了各种各样的桥,有碇步、梁桥、拱桥、索桥、舟桥等等。

它为什么能突破山河的阻隔,让“天堑变通途”?

碇步

随着桥梁建造能力不断升级,逐渐形成了梁、拱、索、浮这四大桥梁基本体系。

梁式桥以主梁为主要承重构件,是我国古代最普遍出现的桥梁,古时称作平桥。它的结构简单,外形平直,比较容易建造。

它为什么能突破山河的阻隔,让“天堑变通途”?

拱式桥以拱式桥拱肋为主要承重构件,造型优美,曲线圆润,富有动态感。拱桥由伸臂木石梁桥、撑架桥等逐步发展而成,在形成和发展过程的外形都是曲的,所以古时常称为曲桥。

它为什么能突破山河的阻隔,让“天堑变通途”?

索桥也称吊桥、绳桥、悬索桥等,以索、缆等为主要承重构件,多建于水流急不易做桥墩的陡岸险谷。

它为什么能突破山河的阻隔,让“天堑变通途”?

浮桥指在并列的船、筏、浮箱或绳索上面铺木板而造成的桥。浮桥可用于人行、公路、铁路。其构造并不复杂,架拆也方便,但维修费用高。

它为什么能突破山河的阻隔,让“天堑变通途”?

  中国桥梁的“世界第一”

从古至今,桥梁的建设一直是个技术活,展示了一个时代拔尖的科技智慧。

中国桥梁建设历史悠久,技艺精湛,成就辉煌,经历了多年的发展,我国桥梁都有哪些令人瞩目的“第一”呢?

相对高度第一“高”——贵州北盘江第一桥

它为什么能突破山河的阻隔,让“天堑变通途”?

图源:央视新闻

北盘江大桥横跨贵州北盘江大峡谷,全长1300多米,让云贵两省紧紧地“手牵手”,当地人因此戏称它为“联姻桥”。

该桥从桥面到谷底水面的高度达到565米,也因此成为“世界第一高桥”。它还荣获了“古斯塔夫金奖”,这个奖项在桥梁工程界被视为“诺贝尔奖”级别的超级奖项。

跨海大桥第一“长”——港珠澳大桥

它为什么能突破山河的阻隔,让“天堑变通途”?

图源:港珠澳大桥管理局

位于中国南海珠江出海口伶仃洋海域的港珠澳大桥是一位“全能选手”,人工岛、桥梁和隧道它都有。

港珠澳大桥长达55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钢结构跨海大桥,也拥有世界最长、埋深最大的海底沉管隧道,被英国《卫报》评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被国内外媒体赞誉为“超级工程”。

跨径拱桥第一“大”——天峨龙滩特大桥

它为什么能突破山河的阻隔,让“天堑变通途”?

图源:广西交投

天峨龙滩特大桥位于广西河池市天峨县龙滩大坝上游6公里处,横跨红水河。

这座大桥全长2488.55米,主桥跨度高达600米,如一座彩虹横架山谷两侧。它是双向四车道,设计行车速度飞快,每小时能跑100公里。

当这座大桥建成通车后,南丹县到天峨县下的行车时间将从原来的3.5小时缩短到1.5小时左右。

它为什么能突破山河的阻隔,让“天堑变通途”?

图源:文心一格(图片由AI绘制)

桥梁不仅仅是连接两岸的通道,还是历史的见证者、文化的传承者。每一座桥梁都承载着当地人民的记忆和情感,见证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

  审核专家:王圣伟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