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鸡蛋上有一样东西很脏,不注意小心“病从口入”
数字北京科学中心2024-03-29 11:16:00

鸡蛋,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食品蛋白质来源,价格实惠,既营养又美味,可以蒸、炒、煮、炸,是当之无愧的“百搭”食材。

鸡蛋上有一样东西很脏,不注意小心“病从口入”

图源:北京青年报

然而,在购买鸡蛋时,你是否注意过鸡蛋的表面并不总是那么干净,有时会粘着鸡毛,有时还有一些灰白相间的污渍——鸡粪。

鸡蛋上有一样东西很脏,不注意小心“病从口入”

  鸡蛋的表面,确实有点脏

想要知道鸡蛋表面为何会沾上污物,首先要了解母鸡的生理结构。

鸡蛋上有一样东西很脏,不注意小心“病从口入”

母鸡生蛋和排便都是通过同一个部位,叫做“泄殖腔”。这就意味着,在生蛋的过程中,鸡蛋表面很可能会接触到母鸡体内的粪便和其他污物,让蛋壳表面看上去脏脏的。

为了保证质量,大多数蛋厂会进行初步筛选,将表面较为脏污的鸡蛋剔除并丢弃,只保留相对干净的鸡蛋。

部分蛋厂还会采取进一步的清洁措施,为鸡蛋进行全方位的“清洁护理”:首先使用温水给鸡蛋做“SPA”,进行温和清洁,随后吹干并使用紫外线照射,为鸡蛋进行深层清洁和消毒。

鸡蛋上有一样东西很脏,不注意小心“病从口入”

在完成这些清洁步骤后,蛋厂会在鸡蛋表面涂抹一层特殊的“身体乳”。这层“身体乳”实际上是一层保鲜膜,它代替了被清洗掉的天然保护层,有效阻挡外界微生物通过气孔侵入鸡蛋内部,从而延长鸡蛋的保鲜期。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这些清洁步骤可以让鸡蛋表面看起来更加干净,但并不能完全消除鸡蛋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或病毒。

  蛋壳表面干净,就没问题了吗?

在生产、运输和保存过程中,鸡蛋还容易沾染上各类致病菌,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就是沙门氏菌。

鸡蛋上有一样东西很脏,不注意小心“病从口入”

对于那些外表干净、表面污染相对较轻的鸡蛋,微生物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逐渐侵染其内部。具体来说,在25℃的环境下,沙门氏菌通常需要3天的时间才能穿透蛋壳和壳膜,进而侵染蛋的内容物。

然而,对于那些表面污染较重的鸡蛋,微生物会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迅速繁殖并侵入鸡蛋的内部。

鸡蛋上有一样东西很脏,不注意小心“病从口入”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监测的数据,沙门氏菌在由细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事件中占据了非常高的比例,大约在60%至80%之间。

感染沙门氏菌后,会有6至24小时无明显症状的潜伏期,而一旦症状出现,临床上通常表现为胃肠炎,具体症状可能包括血便、呕吐和发烧。

值得注意的是,约有5%的感染者会出现更为严重的侵袭性症状,例如菌血症和脑膜炎。因此,对于沙门氏菌感染,我们应保持高度警惕,并及时就医治疗。

此外,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以及更为致命的李斯特菌,都可能出现在鸡蛋上。

  那么,怎样才能干干净净吃鸡蛋?

我们应该如何避免感染细菌的风险呢?这里有一份鸡蛋保存与烹饪的卫生指南提供给你~

1.保存前的清洁与烹饪前的准备

在将鸡蛋放入冰箱保存之前,不建议进行清洗。清洗会破坏蛋壳表面的天然薄膜,这层薄膜有助于防止外界细菌侵入。而且,清洗时,水流反而可能会通过蛋壳上的微小气孔进入蛋内,为致病菌提供入口。

但在烹饪前,确保鸡蛋表面清洁是非常重要的。你可以将鸡蛋放在流动的清水下冲洗20秒以上,以去除表面的污垢和杂质。

鸡蛋上有一样东西很脏,不注意小心“病从口入”

2.冰箱内的存放技巧

当把鸡蛋放入冰箱时,建议与其他食物分开存放,特别是要远离那些直接入口的食品,这样可以避免鸡蛋可能携带的细菌污染其他食物。

同时,推荐将鸡蛋的大头朝上放置。因为鸡蛋为未孵化小鸡呼吸而准备的气室在大头一端,而且正因如此,大头的气孔数量也较多,所以大头朝上可以充分利用气室的隔离特性,对于防范微生物污染更加有效,另外这种放置方式不会牵扯到蛋黄移动,从而减少蛋黄粘连到蛋壳上的情况。

鸡蛋上有一样东西很脏,不注意小心“病从口入”

3.处理受损鸡蛋

沙门氏菌常常附着在蛋壳上。如果鸡蛋出现裂缝或已经打碎,那么蛋液很可能会受到这种细菌的污染。出于安全考虑,受损的鸡蛋应及时丢弃,避免食用。

鸡蛋上有一样东西很脏,不注意小心“病从口入”

4.烹饪至熟透

沙门氏菌对高温敏感,但在低温环境下却具有很强的生存能力,甚至在冰箱中能够存活3~4个月之久。

因此,为了确保食品安全,无论是煮、炒还是其他烹饪方式,都应确保鸡蛋达到足够高的温度以杀灭沙门氏菌。在100℃的环境下,沙门氏菌会立即死亡;而在70℃下煮5分钟、65℃下煮15—20分钟或60℃下煮1小时,也都可以有效杀灭这种细菌。

鸡蛋上有一样东西很脏,不注意小心“病从口入”

不过,我们也不必过于忧虑。只要采取正确的保存和烹饪方法,感染细菌的风险就会大大降低。让我们在品尝鸡蛋美味口感的同时,也保持科学的态度,合理食用,尽情享用吧!

 审核专家:姜韬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