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110岁马识途去世,青春献给革命,晚年与肺癌斗争,“我的字典里没有投降”
上观新闻2024-03-28 21:54:00

3月28日晚传出消息,革命家、文学家马识途去世。女儿马万梅表示:“非常突然。”今年1月13日,马识途刚刚过了110岁生日。

14年前,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曾在马识途成都家中,与这位戴着助听器但思维分外清晰敏捷的老人交谈。

马识途,人如其名,1915年1月出生。为了信仰,他亲历了九死一生的敌后潜伏岁月,“虽九死其犹未悔”;为了信仰,他努力说真话,不管付出什么代价,“无愧无悔,我行我素”。

自称“职业革命家、业余作家”的他,曾经担心自己的小说《夜谭十记》“陈旧了,落伍了,谁还想看这些几十年前陈谷子烂芝麻的记录呢?”然而,姜文电影《让子弹飞》让很多人认识了传奇作家马识途。2010年贺岁档,根据《夜谭十记》之《盗官记》改编的《让子弹飞》全国公映,短短11天横扫4亿元票房。

马识途曾冒生命危险在“国统区”从事地下工作。出于掩护身份的需要,他经常更换职业,得以和三教九流打交道。尤其是一些小科员,“他们平时没什么娱乐和消遣,只好三五结伙到人家里去坐冷板凳,摆龙门阵”,马识途因此听到了难以想象的奇闻异事,“我才深知那个社会是多么乖谬绝伦,荒唐可笑;人民的生活是多么困苦无状而又丰富多彩。”他因此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选择了最有意思的10个故事,开始创作《夜谭十记》。“很多事情都是那个时代的真事,只不过做了艺术加工。《让子弹飞》里铲除恶霸黄三爷的事情,也是有故事原型的。”马识途曾这样表示。

三十多万字《夜谭十记》,包含《破城记》《报销记》《盗官记》《娶妾记》《禁烟记》《沉河记》《亲仇记》《观花记》《买牛记》《踢踏记》十个故事。马识途以旧中国官场里的十位穷科员为主人公,通过十人轮流“摆龙门阵”的方式,真实再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社会百态。完成《夜谭十记》初稿后,马识途曾写下这样的文字:“到底这部小说能不能赢得读者,(我)很没有自信。这部小说和现代流行的小说,无论在思想、题材、风格、语言上都很不一样,或者明白地说,陈旧了,落伍了。谁还想看这些几十年前陈谷子烂麻子的记录呢?谁还耐烦去听茶馆里慢吞吞地摆着的龙门阵呢?谁还喜欢这种粗俗的民间文体呢?”最终,《夜谭十记》初版就印了二十万册。1986年,导演李华将《盗官记》改编为电影《响马县长》,轰动一时。《让子弹飞》的热映,再度带火了《夜谭十记》。

2020年,《夜谭十记》续作《夜谭续记》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106岁的马识途以“封笔信”向读者昭告:“我年已一百零六岁,老且朽矣,弄笔生涯早该封笔了,因此,拟趁我的新著《夜谭续记》出版并书赠文友之机,特录出概述我生平的近作传统诗五首,未计工拙,随赠书附赠求正,并郑重告白:从此封笔。”

《夜谭续记》的问世源自一个“承诺”。1982年,时任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韦君宜向马识途邀约创作,用文字记录其“亲历或见闻过许多奇人异事”,促成《夜谭十记》出版。《夜谭十记》后,韦君宜再次向马识途约稿。马识途回忆:“她(韦君宜)说,《夜谭十记》出版后反映很好,你不如把你脑子里还存有的那些千奇百怪的故事拿出来,就用意大利著名作家薄伽丘的《十日谈》那样的格式,搞一个‘夜谭文学系列’。”后来,韦君宜患病去世,马识途则行政工作繁忙,没有足够精力进行文学创作,“夜谭文学系列”就此搁置起来。

一晃三十多年过去,2017年,马识途被查出肺癌住院。出人意料的是,他除了积极配合治疗,竟开始争分夺秒,加紧撰写已动笔的《夜谭续记》,并于2018年病愈之际,以104岁高龄完成了这部小说。作为《夜谭十记》续作,《夜谭续记》仍援原例:四川人以四川话讲四川故事。内容为四川十来个科员公余之暇,相聚蜗居,饮茶闲谈,摆龙门阵,以消永夜。全书仍以四川人特有的方言土语、幽默诙谐的谈风,闲话四川俚俗民风及千奇百怪的逸闻趣事。

“咋个,癌魔和我斗,落荒而逃了吗?”在《夜谭续记》后记中,马识途感慨,一个人只要不怕死,便会勇气百倍,一有勇气,更有力量战胜危险和痛苦。“我曾经对朋友说过,我的生活字典里没有‘投降’二字,我决不会就此向病魔投降,我要和病魔斗争,和它抢时间,完成这本书稿的创作。我让子女把稿纸带到医院继续写作,出院后我也是一面积极治疗,一面坚持写作。医院的医生护士认为我得了这么危险的病满不在乎,还奋力写作,真是怪人。其实这毫不可怪,我就是要和病魔战斗到底,正像当年我做地下革命斗争不畏死一样。”

马识途

虽说“封笔”,但第二年,马识途又出版了新著《马识途西南联大甲骨文笔记》。这部作品他104岁提笔,107岁完成,共3卷,除了从不同角度展现甲骨文魅力,还鲜活再现了罗常培、唐兰、闻一多等多位西南联大语言文字学大师妙趣横生的授课场景。80多年前,身为地下党员的马识途在西南联大求学,毕业于西南联大中文系。”古文字学本来是很专业的,但是我想这本书是为大众写的,除了怀念西南联大和罗常培、唐兰、闻一多、王力、陈梦家等大师,还希望能普及甲骨文。”马识途曾表示。

“《夜谭续记》出版时,他说封笔了。我说怕是封不了。果然,107岁的马老又出新书了。因为青春的记忆像火燃烧。地下工作,革命是他的青春。西南联大,甲骨文也是他的青春。”作家阿来在这本书的推荐语中这样写道。

今年1月13日,马识途110岁生日,仍坚持阅读写作,并自拟文稿《十龄记》回顾一生。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