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除了泡盐水,这种吃菠萝不扎嘴的方法,建议收藏→
上海杨浦2024-03-26 10:59:17

又到了炫菠萝的季节,在水果中,菠萝的香甜味俘获人心,不仅能吃菠萝肉,菠萝皮还可以盛装饭菜,别有一番风味!

你了解菠萝吗

菠萝是由很多无籽小果螺旋排列而成,每个菠萝有 100~200 个小果,直接与中央核相连聚集,最后才形成我们看到的大菠萝。

菠萝和凤梨啥关系?

实际上,菠萝和凤梨是一种水果。菠萝是凤梨科的植物,也叫凤梨。

市面上,菠萝有刺、扎手,还得用盐水泡;凤梨没有刺、皮薄、不用挖眼,不用盐水泡就能吃。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差异,与菠萝的品种直接相关。菠萝的栽培品种约有 70 个,根据其形态、叶刺和果实特性分为卡因、皇后、西班牙和杂交种 4 类。

即菠萝就是凤梨,凤梨就是菠萝。人们口中的“凤梨”,是菠萝家族中的不同成员,口感更好一些。

吃菠萝为什么“扎嘴”?

菠萝虽然香甜好吃,但多吃几口会明显感觉到“扎嘴”“倒牙”,甚至有点蜇得慌。这是为什么呢?

草酸钙针晶

菠萝的果肉中含有草酸钙针晶,晶体呈两端尖锐的针状或长纺锤状,吃菠萝的时候常会感到有点“扎”。

菠萝蛋白酶

菠萝含有菠萝蛋白酶,所以常被当作“天然嫩肉粉”。菠萝蛋白酶是存在于菠萝植株中的一种蛋白质水解酶,它不是单一的成分,而是由多种不同分子量和分子结构的酶组成的多种酶,属于巯基蛋白酶类,会破坏牙龈、口腔黏膜等结构,让我们产生不适感,即你在吃菠萝的同时,菠萝也在吃你。因此,一部分人会对菠萝过敏,出现腹泻、呕吐、全身发痒、四肢及口舌发麻等症状,甚至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休克等反应。

为什么有的菠萝不“扎”?

菠萝扎嘴或不扎嘴,与不同品种菠萝果肉中菠萝蛋白酶活力有关。有研究人员对比了巴厘、卡因、金钻菠萝、台农 16 号、粤脆、香水这 6 个品种菠萝在相同生长期内菠萝蛋白酶活力的差异。

结果发现:巴厘菠萝的酶活力最低,相应口感最好,不必用盐水浸泡即可食用;卡因菠萝酶活力最高,不做处理几乎不能食用,一般加工成罐头再吃。

菠萝扎嘴怎么办?

烹调处理

烤菠萝或菠萝炒饭、菠萝咕咾肉,由于菠萝蛋白酶遇热会失活,它的最适温度为 40℃左右,温度过髙或过低都会影响菠萝蛋白酶的活性,也不用太担心营养损失,菠萝中怕热的维生素 C、B 族维生素含量并不高。

热水浸泡

热水可以灭活菠萝蛋白酶,也可以溶解草酸钙结晶。将菠萝切成块,直接用开水泡几分钟。

盐水浸泡(有点用,但不是很推荐)

盐的咸味可以减轻苦味,增强甜味,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吃菠萝的不适感;盐水浸泡菠萝,可减轻菠萝扎嘴,但缓解的程度与盐的量有关。有研究认为,菠萝的最佳浸泡方式是氯化钠溶液浓度为 7%,浸泡时间 10min。7%的氯化钠溶液的制备,需要向 500mL 水中加入 35~40g 食盐,盐含量较高,用来浸泡菠萝,不仅口感偏咸,对血压也不友好。

菠萝要买熟透的

菠萝属于非呼吸跃变型水果,建议购买新鲜的且相对熟透的。如果没熟透,到家之后它也不会再自己催熟了。即便是和已经熟透的苹果放在一起也不会进一步成熟,虽然质地会变软,但糖类、风味物质含量都不会继续增加,味道也不好吃。

事实上,我们吃到的菠萝可能只有菠萝原本一半的甜度,这是因为菠萝运输路途遥远,一般都会提早采收,糖分较少,甜度并非最佳。

建议挑选叶子茂盛、叶片挺立、果实新鲜、手感沉的菠萝;同时可以用手指稍微按压一下,选略微发软、有弹性的菠萝,成熟度大多较好。

总结

菠萝香气独特,味道甜美。避免菠萝扎嘴,可以烤菠萝,或者挑选巴厘菠萝。可以找个容器放点水,将菠萝的尾巴栽种起来,作为装饰品。

选稿:蒋昕婕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