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中国式现代化奋进者|俞雄辉:28年坚守刑侦一线 不放弃每一起命案积案
东方网2024-03-25 09:57:22

东方网记者王泳婷3月25日报道:“老俞头,对比结果出来了!”“老俞头,我们还蹲吗?”……在上海市公安局青浦分局刑侦支队重案队,同事们总是亲切地称呼队里这位“老法师”——俞雄辉为“老俞头”,这一方面是因为54岁的俞雄辉在队里年龄较大、办案经验丰富,另一方面也是大家对他的爱戴与敬佩。

从警32年,28年献给了他热爱的刑侦事业,如今,俞雄辉仍奋战在侦查重大刑事案件一线。多年来,俞雄辉踏遍全国90%以上省份,侦破获各类命案数十起,或是奔波在案发现场,或是埋头在办公室,兢兢业业、默默耕耘,用实际行动履行着一名刑侦民警的光荣职责。他曾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荣获嘉奖7次,获评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青浦区道德模范等。面对荣誉,他说,“其实,和我一样破了很多案子的刑警有很多,我只是这个系统中的一员。”

不懈追凶28年 陈年命案终告破

与各类命案积案打交道,是俞雄辉的日常工作,涉案嫌疑人少则十几年,多则近三十年在逃。案件多发生于1990年代,彼时“工作思路、信息采集有其时代局限性”,虽穷尽各种手段也未能破案。如今,随着刑侦技术逐渐发展,俞雄辉再次聚焦陈年命案,抓捕真凶。

2015年中旬,俞雄辉初到青浦分局刑侦支队重案队,一起发生于1990年6月的青浦“一号命案”进入他的视野。对于久侦不破的重点案件,时年46岁的俞雄辉开始潜心钻研案卷材料,梳理案件中的蛛丝马迹,积极对接新技术新手段反复印证。

“‘一号命案’中,16岁的犯罪嫌疑人王某忠像人间蒸发一样,再无踪迹。”俞雄辉回忆道:“接手此案时,我手里只有嫌疑人16岁时的模糊影像。经分析研判,我们当时锁定了与王某忠相似度较高的100名嫌疑人。但这个‘较高’要打个引号,毕竟20多年过去了,王某忠的样貌已经完全变化,侦查难度很大。”

经过外围走访、分析排查、系统筛查,最终梳理出16名年龄、外貌相似程度较高的人员,提请属地公安机关协助。三天后传来消息,疑似人“徐涛”,户籍于2016年3月从新疆奎屯市迁移至安徽省宁国市,身份存疑。

想尽方法采到了“徐涛”的血液样本后,俞雄辉和同事们便送去与王某忠的父母进行生物物证对比。

“对比成功了,就是王某忠。”2018年3月的某天中午,刚躺下午休不到五分钟的时间,俞雄辉接到电话,激动得猛然坐起。

顾不得兴奋、忍不了等待,俞雄辉整装出发。到宁国后,俞雄辉和同事们并不敢贸然进家逮人,再次逃跑可能又是28年。俞雄辉决定,必须看到人才能行动。一直到早上11点多,王某忠才下来开车,俞雄辉和同事们立马上前将其抓获。

28年的命案顺利告破,凝聚着“老俞头”无数次案卷翻阅和上百次奔赴全国各地实地排查的心血;一个个疑似人员的排除、侦查视线的逐渐聚集,刻画着他一步步扎实而坚定的脚步。

命案侦破难在哪?如今的科技是否真的万能?在知命之年的俞雄辉看来,科技给如今的刑侦工作增加了速度,但要抓捕真凶,尤其是陈年旧案,还是要靠“不言放弃的韧劲和嫉恶如仇的轴劲”。

不畏艰险 薪火相传

俞雄辉常年出差,一个月有三个礼拜在外面跑,朋友圈记录着他辗转各地的身影,甘肃、内蒙古、云南……说他在办案过程中丈量中国亦不为过。

到偏远山区办案,路面条件更加艰险,俞雄辉几次身涉险境。有一回在江西九江,俞雄辉乘坐的车辆就开到了山沟沟里。“当时下着大雨,山区路面狭窄,弯小,轮胎滑了下去,差点翻车。”俞雄辉回忆。没有条件拖车,俞雄辉开车两个小时,从一家煤场运回两吨石头,车子才被一点点“垫上来”。

“运气不会次次好使”,俞雄辉也有扑空的时候。有的山区车子少,嫌疑人一看到晚上有“两个眼睛”的来了,知道是警车抓人,就跑到深山躲起来了。“‘一个眼睛两个眼睛’是当地村民对车辆的称呼,三轮车一个大灯,警车两个大灯。”俞雄辉说道。

常年忙碌的工作,让俞雄辉患上了高血压和腰椎盘突出的疾病,也让他错过了许多照顾陪伴家人的机会。“在陪伴家人上,我总是失约缺席……”俞雄辉愧疚地说道,“但我的家人们总是给予最大的包容和支持,他们理解我这身制服的责任。”

其实在俞雄辉的家人眼里,他是一个细心顾家的好丈夫、好父亲。俞雄辉的妻子顾珏红告诉记者,“老俞一直抱有惩恶扬善、守护正义的信念。从他选择警察这份职业后,我就适应了他的去无影来无踪、再苦再累也从不愿意放松的习惯和作风,我也无怨地为他撑起‘半边天’,当好‘贤内助’,默默支持他!”

这些年来,走南闯北,故事很多,经验更多。俞雄辉喜欢把这些故事和小辈们分享,也乐于跟小辈一起办案。他说,“老的和小的搭配,把办案经验传授给他们,公安的精神、技巧才能传承下去,同时我们也从小年轻身上学习一点新科技,与时俱进。”

现在,54岁的俞雄辉仍像拉满弦的弓,不但继续在刑侦岗位上发光发热,他更是被聘任为分局兼职教官,将自己半生刑侦经验进行总结提炼,凝结成多种优秀技战法,将其不断地传授给分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民警,用自己走过半生的经验提升年轻民警的警务技术,然后积极投身公安工作,更好地维护好辖区一方平安。

(上海市公安局青浦分局供图)

作者:王泳婷
选稿:朱晓庆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