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首届上海帆船公开赛即将“启航” 徐莉佳“变身”赛事村村长,市民可预约打卡
东方网2024-03-23 14:45:14

东方网记者刘辉、汪伟秋3月23日报道:今天上午,2024上海帆船公开赛新闻发布会暨赛事村开村仪式在北外滩国客中心码头举行。奥运会冠军徐莉佳、乐靖宜、钟天使助阵开村仪式,其中徐莉佳还“变身”上帆赛事村村长,“上海乐帆天”也将即日起正式“开门迎客”。

风起上海,3月26日起扬帆海上

2024上海帆船公开赛将于2024年3月26日至3月31日举行,竞赛地点为滴水湖,黄浦江虹口滨江段为赛事开幕式巡游水域。竞赛项目设置J80级及ILCA6级(公开组)。

具体赛事日程安排方面,3月26日下午将在虹口滨江及黄浦江(虹口滨江段)水域举行赛事开幕式及受邀船队巡游。3月27日全天将进行船只转运工作,参赛队伍须前往滴水湖游艇俱乐部报到并参与晚间进行的技术会议;3月28日下午,组委会将安排参赛队进行器材调试、适应训练及练习赛。

晚上,一场以帆船为主题,艺术与体育相结合的交响音乐会将在临港演艺中心上演,“上帆之夜”活动既是跨界组合,也是文化、体育、旅游的完美结合,强强联手必定会产生超越各自界别,达到1+1+1>3的社会影响力。

3月29日-31日将在滴水湖水域举行J80及ILCA6帆船群发赛。最后一个比赛日所有赛事结束后,将进行颁奖仪式(各参赛组别的详细竞赛日程和航线将在航行细则中公布)。首届赛事参赛船艇数量为35条ILCA6级及25条J80级,参与人数共计300人左右。

据了解,帆船训练对自然条件有着严苛的要求,其水深需到2米以上,水流流速小于0.5米/秒,风速应在2-13米/秒,综合考量上海市现有河流条件,滴水湖平均水深3.7米,水流流速小于0.5米/秒,风速4-7米/秒,非常适合帆船项目训练,因此,首届上海帆船公开赛的竞赛地点选择在了滴水湖。

“滴水湖应该算是我的福地。因为在2012年夺冠之前,我的夏训就是在滴水湖,那边风况各方面都非常好。我也期待下周能有一个好天气来助力赛事。”徐莉佳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到。

来虹口滨江享“上海乐帆天”

2024上海帆船公开赛给予了参赛运动员一览浦东天际线及浦西万国建筑博览群风貌的宝贵机会,而赛事配套设置的上帆赛事村则让体育赛事走近上海市民,成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营造了良好的体育运动和消费氛围,进一步促进了体育市场的活力。

上帆赛事村“上海乐帆天”将于即日起正式“开门迎客”,地点位于上海市虹口区东大名路800号国际客运中心码头(从高阳路路口进入),开放时间为3月23日10:00-21:00,25日15:00-21:00,26日10:00-18:00,市民需提前通过上帆官方微信小程序进行实名制分时段预约,预约通道已于3月21日正式上线。

活动现场不仅设置了上帆TV、乐帆码头、乐帆时刻、上帆公益、乐帆空间、帆友集市等不同板块,更是开设了上帆x中国航海博物馆限定特展,全面辐射全年龄段市民受众。亲临现场的市民可以实地参观真实帆船、打卡上帆特色拍照装置、参与帆船相关互动游戏,近距离接触帆船运动,了解帆船文化,学习帆船知识。

“刚刚在赛事村逛了一圈,觉得设计特别好,有用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徐莉佳也率先分享了自己的打卡体验。“有中国航海博物馆带来的帆船介绍,还有我在奥运赛场上的展品,除此之外还有VR帆船体验、水手绳结等等体验,相信大家来到赛事村之后会有很大的收获,也包括还有一些精美的礼品等。”

据悉,市民在进入赛事村时,可以领取一张专属于自己的上帆船员证,关注上帆微信公众号,即可获得上帆环保袋,完成赛事村内的各项活动打卡盖章或分享上帆相关元素至社交平台,即可获得扭蛋币一枚,可以在离开赛事村时凭扭蛋币抽取精美三上周边礼品。

上海与帆船再续不解之缘

作为一项全新打造的城市景观赛事,上海帆船公开赛代表着上海的城市形象和气质,为了破圈式触达更多年轻一代的目光,向公众普及帆船运动,传承帆船文化,组委会将于3月26日下午在国际客运中心码头举行2024上海帆船公开赛开幕仪式。

黄浦江将成为帆船好手们展示自我的舞台,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们将分组出发,起航至观赛台亮相,巡游船队包括15条J80帆船、8条ILCA6帆船及3条双体帆船。届时,龙腾浦江,春满申城,身处黄浦滨江、虹口滨江及河流对岸浦东滨江的市民都将有机会一览浪里好手们的矫健身姿。

回顾上海与帆船渊源,要从1873年说起。当时在上海黄浦江上举行的首届“上海杯帆船赛”,成为近代中国帆船运动的最早启蒙,开启了近代中国的帆船运动;上世纪60年代上海成立了正式的帆船组织,成为全国最早开启新中国帆船运动的先行城市;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上海的帆船运动员开始活跃在全国、亚洲、世界,以及亚运会、奥运会等各大国际赛场,并相继取得了数十个世界冠军的优异成绩;2008年和2012年,上海运动员徐莉佳在北京奥运会上取得铜牌,在伦敦奥运会上取得金牌,将上海竞技帆船、中国竞技帆船带入新高峰,实现中国帆船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徐莉佳回忆到,自己20多年前练帆船时,几乎没人知道什么是帆船。但随着2008年奥运奖牌、2012年金牌零的突破,大众才发现海上也有那么精彩的体育比赛。“目前大家已经不满足知道,而且都想要去尝试。”

“现在在中国,帆船确实具备了更好的普及和推广的基础。”徐莉佳透露,过去十年间,在中国沿海很长的海岸线,包括内陆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帆船俱乐部成立,同时从3月份开始一直到全年,祖国大地都能航海。“所以一年四季只要大家想去海上浪、想去水上浪,都能够找到这样的地方,找到这样的设施和俱乐部去体验。”

阳春三月,上海这座摩登的大都市与帆船这项激流勇进的运动再次邂逅。上海帆船公开赛的打造,将成为又一张代表上海城市形象的金名片,彰显了上海的城市形象,凸显了上海的城市内核,传递了帆船运动员不断追求卓越、乘风破浪、激流勇进、挑战自我的拼搏精神,为上海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添砖加瓦。 

作者:刘辉
选稿:郑闻文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