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这次,苏州机场真要来了?
上观新闻2024-03-19 12:33:50

日前,苏州通用机场(暂定名)选址报告及可研报告(含专题)编制及上报服务项目招标项目正式公开招标,项目预算金额为人民币800万元整。根据通知要求,潜在投标人应在苏州国企采购交易管理平台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4年4月7日14点30分前递交投标文件。

近年来,“苏州梅友机场”(谐音“苏州没有机场”)成为网络上的“热梗”。甚至有网友进一步延伸,称苏州还有两个机场——苏州相耀机场、苏州赞吴机场。“相耀”“赞吴”分别为“想要”和“暂无”的谐音。作为中国“经济十强城市”,GDP超两万亿元、人口超千万的苏州,在机场这件事上一直“意难平”。

这次,苏州机场,真的要来了吗?

时机已到?

说起苏州和机场的故事,可能要追溯到1932年,当时,淞沪抗战爆发,为了抗击日军,拟在觅渡桥边的原江苏陆军第二师第三旅第六团(简称老六团)营房附近选址建机场,又称葑门机场。根据当时报纸报道,起初要求3天建成,后来扩大场址,建了12天竣工。后来也想要对其进行扩建,发展民用航空,但很快抗战全面爆发,也就不了了之。抗战期间,这一机场承受了日军不少炮火,最后在1948年正式撤废。

直到1975年10月,光福镇建成空军光福机场,空军飞行团进驻光福场站。1992年,国家同意光福机场开展民用航空运输。1994年机场开通了苏州到佛山、苏州到北京的航班,每周一班,周二上午联航班机由北京机场飞抵光福,再从光福机场飞抵广东佛山,下午由广东佛山飞回光福,再由光福飞至北京,但运营了8年零8个月,在2002年10月,苏州光福机场的民用运输功能关闭。

2004年对于苏州谋划建设机场来说是关键的一年。江苏省两会期间,江苏省有关部门表示,苏南国际机场的建设已经列入2004年的江苏省重点项目计划之中。而几乎在相同时间,在一份刚刚出炉的《苏州市2004年重点前期项目计划》中,苏州机场项目被列入第一位。据当时《东方早报》报道,苏州市有关方面将根据该市经济与社会发展趋势,研究建设机场的可行性与建设规模,并在年内开展项目的前期研究工作。

长三角的机场大战也大抵是从那几年开始的。从2003年起,就有风声传出,在273公里的沪宁线上要再建三个机场,苏州要建货运机场,无锡要建国际机场,同时改建硕放机场。那时候,长三角地区每万平方公里的机场密度为0.8个,已经成为国际上机场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可诸多城市投建机场的愿望还是特别强烈。

2004年苏州机场的这个消息引发了不少人的忧虑,这种忧虑既关乎钱:投入那么高,经济效益能实现吗?也关乎长三角,与其他大型机场竞争,争夺客源,是不是在“重复建设”?苏州方面对此也比较谨慎,苏州计委规划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守口如瓶,只说“不太清楚”“正在研究”。

2004年4月29日,时任苏州市副秘书长、发展与计划委员会主任朱民在苏州市府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苏州5年内不会建设机场。“尽管对国际航空的需求迫切,但现阶段,苏州会尽量利用周边现有的航空资源,特别是上海的资源。”

时间过得很快,苏州承诺的5年过去了。2010年,在苏州市两会上,苏州再建机场的需求再度被该市政协委员提了出来。当时,无锡硕放机场的航班仍然偏少,而去上海的交通依旧偏堵,还是有不少人支持这一提议。次年,“苏南硕放国际机场有限公司”正式揭牌,苏州城市建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对硕放机场持股约29.3%,成为第二大股东,参与到机场的管理中去,硕放机场名义上成为苏州、无锡两城共用的机场。但苏州想拥有独属于自己的机场的愿望,还是未能实现。

只是个通用机场?

不过,这次公开招标的是通用机场,而非之前苏州一直在努力的方向——民用运输机场。比起民用运输机场对旅客大量的输送,通用机场承担的更多是特殊飞行任务,比如医疗救护、公商务飞行、城市消防、气象探测等。两类机场,不是一回事情。

对此,在网络上,两派人士颇有一番争论。其中一派认为:苏州不可能仅仅建设一个通用机场。支持者直言,作为人口1300万、经济总量排全国前十的城市,没有机场的苏州失掉的是一张透亮的城市名片,市域轨道建设也应和机场选址配套,如今整体规划都为其所累。如今,20年过去了,苏州建设机场“时机已到”,这次招标是一个信号,很有可能先造通用机场,再升级改造为运输机场。

但大部分业内专家观点相对保守。民航领域专家綦琦告诉记者,他更倾向于这次招标可能真的只是建设一个通用机场。“通用机场和运输机场完全是两个维度的事情,两类机场建设报批方式有很大不同,通用机场经地方政府决策即可建设,但运输机场却要通过民航局等行业主管部门,全国统网考量。”同时,綦琦指出,哪怕是通用机场,目前也仅在启动规划阶段,非常初期,也就是还在解决“干什么”这个问题,而“怎么干”还都是后话。因此,没必要把这次通用机场招标当成与苏州机场有关的重大信号。苏州这样体量的城市没有机场,全国确实比较少见,但是綦琦一直认为,在长三角一体化的今天,城际互联互通已经便利,苏州不一定非要有自己的机场。

一位城市规划领域专家认为,目前看来,这次招标主要还是为了发展低空经济服务,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承载力。这几年,国家大力推行低空经济发展,而通用航空正是低空经济中格外重要的一环。今年2月,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的《苏州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明确,要抢抓低空经济产业密集创新和高速增长的战略机遇,力争到2026年,将苏州打造成为全国低空经济示范区。根据相关发展目标,到2026年,苏州将构建形成低空地面基础设施骨干网络,建成1—2个通用机场。


选稿:夏阳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