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
【乐游】春天渐近,来国际旅游度假区观鸟啦!
上海长宁2024-03-13 12:17:33

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介绍,依托川迪河、星愿湖、10K·梦享公园、星愿公园、薰衣草公园等良好的生态环境,度假区连续多年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截至目前,累计记录到鸟类120余种、蛙类4种。其中,2023年度共记录鸟类14目35科87种(含留鸟30种、冬候鸟33种),记录到日本松雀鹰、红隼(sǔn)、普通鵟(kuáng)等6种国家二级和CITES-II保护动物。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下度假区可爱的精灵吧,详见↓



视频时长:1分30秒

 夜鹭  

图片

图片

图片说明:夜鹭 2023年9月12日 王军馥摄于川迪河上空及河道桥梁边

留鸟,上海地区河道、湖泊等水体生境常见。中等体型(约61厘米),较纤细型白鹭显得头大而体壮,为黑白色鹭鸟。成鸟的顶冠黑色,颈及胸白,颈背具两条白色丝状羽,背黑,两翼及尾灰色,成鸟的虹膜颜色鲜红,嘴为黑色。飞行时身体显得特别沉重,并发出深沉喉音wok或kowak-kowak,受惊扰时发出粗哑的呱呱声。一般白天成群在树上休息,黄昏时分散觅食。

度假区内分布:川迪河或星愿湖岸边浅水地带。

白鹭 

图片

图片


图片说明:白鹭 2023年9月12日 王军馥摄于川迪河岸边

上海地区较为常见白色鹭科鸟类之一,中等体型(约60厘米),喜分散走动过程中捕食,有时会飞越河道追捕猎物,繁殖期经常发现与其他水鸟如夜鹭、池鹭等集群营巢,以防范天敌。白鹭易与非繁殖期的牛背鹭混淆,区别在体型较大而纤瘦,嘴及腿黑色,趾黄色类似穿着黄色袜套,繁殖羽纯白,颈背具细长饰羽,背及胸具蓑状羽。

度假区内分布:川迪河或星愿湖岸边浅水地带。

苍鹭

图片

图片

图片说明:苍鹭 2022年10月28日 王军馥摄于川迪河岸边林地及上空

一般分布在大型河流、水体面积较大的区域,市中心不常见。体大(约90厘米)的白、灰及黑色鹭鸟。成鸟的飞羽、翼角及两道胸斑黑色,头、颈、胸及背白色,颈具黑色纵纹,其他地方灰色,虹膜为黄色,脚偏黑。俗名“老等”,性孤僻,喜欢在浅水中捕食,有时能够一动不动站立很久。飞行时扇动翅膀较为缓慢,喜欢停栖在树枝上休息。

度假区内分布:川迪河两岸杉树林。

白骨顶

图片

图片说明:白骨顶 2023年12月11日 王军馥摄于星愿湖



视频时长:22秒

上海地区一般冬季较为常见,主要栖息于大型湖泊或沿海滩涂,为典型冬候鸟。体大(约40厘米)的黑色水鸡,具显眼的白色嘴及额甲。整个体羽深黑灰色,仅飞行时可见翼上狭窄近白色后缘,虹膜为红色,脚偏灰绿。冬季常发现大群共同栖息生活,喜欢潜入水中在湖底找食水草,起飞前需要在水面上长距离助跑。俗名“骨顶鸡”,却与雉鸡等鸡形目鸟类全无关系,与鹤类亲缘关系较近。

度假区内分布:冬季星愿湖常见大群,并可见其与其他水鸟混群。

 小鸊鷉(pi ti)

图片

图片说明:小鸊鷉 2023年9月19日 王军馥摄于川迪河

留鸟,上海城市公园水体、河道、大小湖泊等区域十分常见的小型水鸟。体小(约27厘米)而矮扁的深色。繁殖羽与非繁殖羽差异显著:繁殖期喉及前颈偏红,头顶及颈背深灰褐,上体褐色,下体偏灰,具明显黄色嘴斑;非繁殖期羽毛上体灰褐,下体白色。虹膜为黄色,嘴巴黑色,趾尖浅色。通常单独或成分散小群活动。俗名“水葫芦”,受到惊吓或发觉危险靠近时会一个扎猛子进入水下,并在其他地方钻出。

度假区内分布:川迪河及星愿湖等水体均常见。

斑嘴鸭

图片

图片

图片说明:斑嘴鸭 2023年1月4日 王军馥、谢汉宾等摄于星愿湖  



视频时长:38秒

冬候鸟,上海地区十分常见。体大(约60厘米)的深褐色鸭,整体色型与一般家养麻鸭接近,头色浅、顶及眼线色深、嘴黑而嘴端黄色,脚为珊瑚红色。白色的三级飞羽在飞行时甚明显,两性同色但雌鸟较黯淡。

度假区内分布:星愿湖区域冬季常见。

八哥

图片

图片说明:八哥 2023年10月12日 王军馥摄于空中

留鸟,上海常见鸟类,广泛分布于公园、林绿地、村庄等多种生境。全身黑色,翅有白斑,飞行时展开双翅能看到中央有明显的白斑,从下方看上去呈现明显的“八”字型,因而得名。一般结小群生活,喜欢在地面高视阔步而行。一般叫声似汩汩的流水声,也会发出刺耳尖声及悦耳哨音,可模仿其他鸟的叫声。

度假区内分布:林绿地、建筑物、草坪等均常见。

白头鹎

图片

图片

图片说明:白头鹎 2023年6月11日 王军馥摄于薰衣草公园

留鸟,上海常见鸟类。为中等体型(约19厘米)的橄榄色鹎,喜取植物的果实为食。成鸟的眼后(头部后侧)一白色宽纹伸至颈背,为该种类显著特征,俗名“白头翁”因此而来,幼鸟头橄榄色,有斑驳白色或极少白色。虹膜为褐色,脚为黑色。喜欢发出典叽叽喳喳颤鸣及其他简单叫声。喜欢集群栖息生活,林绿地、灌丛等生境均能发现它们的身影。

度假区内分布:除水体外的区域均常见。

乌鸫 

图片

图片

图片说明:乌鸫 2022年9月8日 郑运祥摄于度假区步道边林地

留鸟,上海常见鸟类,喜欢于地面取食,在树叶中翻找无脊椎动物、蠕虫等,冬季也吃果实及浆果。体型略大(约29厘米),雄鸟全身黑色、嘴橘黄,脚黑。雌鸟上体黑褐,下体深褐,嘴暗绿黄色至黑色(与雄鸟区分)。虹膜为褐色,脚为褐色。鸣叫声较为甜美,能发出婉转鸣声,有时会模仿其他鸟类鸣唱。喜欢生活在林地、园林、绿地等环境中。

度假区内分布:10K·梦享公园常见。

珠颈斑鸠 

图片

图片说明:珠颈斑鸠 2023年6月26日 谢汉宾摄于度假区河道边林地地面

留鸟,上海常见鸟类,喜与人类共生,栖于小区、村庄周围及稻田以及林地等,一般在地面取食。近些年经常在房屋外的空调外机、走廊等发现筑巢繁殖的珠颈斑鸠。中等体型(30厘米),尾略显长,外侧尾羽前端的白色甚宽(与山斑鸠的区别在于飞行时尾部张开的末端白斑不连续,中间断开)。颈侧满是白点的黑色块斑,珠颈斑鸠因此得名。虹膜为橘黄色,嘴巴黑色,脚为红色。常发出咕咕咕咕的鸣声。

度假区内分布:区内公园绿地、建筑物、河道边林地等区域常见。

红隼

图片

图片说明:红隼 2022年11月28日 王军馥摄于度假区川迪河边林地上空

图片

图片说明:红隼(下)被喜鹊(上)驱赶  2023年11月28日 王军馥摄于度假区川迪河边林地上空

图片

图片说明:红隼 2022年11月28日 王军馥摄于度假区川迪河边林地。

留鸟,上海常见小型猛禽之一,捕食时通常盘旋或悬停空中,然后猛扑猎物。体小(约33厘米),雄鸟头顶及颈背灰色,尾蓝灰无横斑,上体赤褐具黑色横斑,下体皮黄色有黑色纵纹。虹膜为褐色,嘴为灰而尖端黑色,脚为黄色。通常发出刺耳高叫声。

度假区内分布:10K·梦享公园偶有记录。

资料:上海发布

选稿:林秋萌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