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战味”十足! 高原之上红旗-17换装弹药,装填车采用数码迷彩
东方网·军情观察2024-03-12 15:14:11

东方网·演兵场3月12日报道:今日,《解放军报》刊登了一幅新疆军区某团在高原上开展红旗-17A导弹装填训练的照片,画面中的弹药装填车正忙碌地为红旗-17A导弹发射车填装模块化弹药,两台战车涂有同款数码迷彩,“战味”十足。

在2019年的国庆阅兵式上,红旗-17A防空导弹系统首次惊艳亮相,标志着中国在野战防空领域取得了又一重大突破。这款备受瞩目的防空利器,官方代号ADK017A,在继承前型红旗-17优秀基因的基础上,进行了诸多革新。

资料图:解放军装备的道尔-M1,红旗-17在此技术上研制

最为明显的改进之一,是红旗-17A采用了更为轻便的6X6轮式底盘。这种底盘赋予了导弹系统卓越的机动性和越野能力,使其最高时速达到90公里/小时,真正实现了“快打、快撤”的战术要求,大大增强了战场生存能力。无论是崎岖的山地、泥泞的沼泽,还是平坦的公路,红旗-17A都能迅速部署到位,随时准备应对空中威胁。

资料图:19年阅兵式上的红旗-17A

除了底盘的革新,红旗-17A在电子设备方面也实现了显著升级。电扫雷达作为系统的“慧眼”,能够迅速捕捉并跟踪目标,为导弹提供精确的制导信息。光电装置则能在夜间或恶劣天气条件下提供清晰的战场态势感知,确保导弹系统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发挥出最大效能。此外,数据天线的优化也提升了导弹系统的通信能力,使指挥系统能够更高效地协调作战行动。

资料图:外贸型的红旗-17AE展示行进间射击能力

作为我军当前的野战防空主力系统,红旗-17A在防空体系中的地位已显著超越04和09式自行高炮。值得一提的是,红旗-17A已具备行进间发射的先进能力,能够在行进过程中为己方部队提供有力掩护。从目标发现到锁定,再到精确计算数据直至导弹发射,整个过程仅需十几秒,展现了红旗-17A无与伦比的快速反应能力。

此外,红旗-17A采用了模块化的打击单元组,配备了2套4联装发射箱,总计8枚地空导弹。这种模块化设计有效缩短了作战间隙,只需更换发射箱便能继续参与作战,进一步提升了持续作战能力。

资料图:之前的红旗-17的弹药装填车还未使用数码涂装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红旗-17A的车载导弹数量与“道尔”-M1保持一致,但与“一车十六弹”的新款“道尔”系统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然而,这并不影响红旗-17A在我军野战防空领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升级改进,演兵场相信红旗-17家族将会在未来迎来再一次“蜕变”,继续为野战部队撑起“防空伞”。

作者:夏阳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