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交通】2024年,长三角7个铁路建设项目计划开通,快来看看你最期待哪个?
上海长宁2024-03-05 19:17:22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介绍,长三角铁路建设全面开启加速度。沪苏湖铁路松江南站正在进行跨嘉松公路、大涨泾框架桥施工;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铁南京特大桥跨滁河260米斜拉桥正在进行主墩塔座基础施工……详见↓

图片

2023年开通4个项目

铁路是国家战略性、先导性、关键性重大基础设施。交通强国,铁路先行。

图片

2023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五周年。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聚焦“六个现代化体系”目标任务,高效统筹质量安全、新线开工、依法建设等重点工作,加速推动铁路建设高质量发展,交通运输一体化推进有力,沪苏浙皖互联互通不断加快步伐,长三角城市之间越来越“近”。

图片

2023年全年实现沪宁沿江高铁、杭昌高铁黄昌段、甬金铁路、合肥派河港铁路物流基地等4个项目开通运营,沪苏湖铁路、杭温高铁等26个续建项目施组兑现率达到95%以上,上海东站地下工程、潍坊至宿迁高铁江苏段等6个项目开工。

图片

截至2023年底,长三角铁路已拥有25条高铁,动车组开行范围覆盖除浙江舟山以外的所有地级城市,成为全国高铁网络最发达完善的区域之一;铁路营业里程逾14300公里,其中高铁里程超7100公里。2023年,长三角铁路全年旅客发送量达到8.08亿人次,相当于全国总人口数一半以上的旅客在长三角乘坐了一次火车。

长三角铁路建设方兴未艾

支撑区域一体化发展,离不开衔接一体高效的现代轨道交通系统。聚焦“高质量”“一体化”两个关键词,铁路部门加强与一市三省统筹协调,共同推进铁路新线新站项目规划建设。

图片

在上海,位于浦东新区祝桥镇的东方枢纽上海东站地下工程桩基及基坑围护加固基本完成,近日将实施地铁21号线及两侧80米范围内的土方开挖。根据规划,该项目距离上海浦东国际机场T1航站楼约5公里,总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车场规模按照14台30线规划设计,建成后将成为上海第二大综合交通枢纽。

为推进东方枢纽上海东站建设,上海市成立了上海东站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指挥部和上海东方枢纽投资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了上海东站铁路建设项目管理部,负责协调上海东站规划及建设相关事宜。

图片

上海铁路枢纽是华东地区重要的路网性铁路枢纽,上海铁路规划建设始终围绕城市发展目标与空间优化方案,在与城市互动和共生中塑造区域发展的主要廊道,有效支撑上海对外交通联系。2024年,东方枢纽上海东站及配套工程、沪苏通铁路(太仓-四团)上海段、沪苏湖铁路上海段、沪杭客专上海南联络线、沪渝蓉高铁上海段等作为重点项目,已经纳入上海市全年安排的重大工程计划中一体化推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图片

2023年9月28日,经历4年多建设的沪宁沿江高铁开通运营,将句容、金坛、武进、江阴、张家港、常熟、太仓7个“百强县(市、区)”如珠玉般串起,让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部分县域融入沪宁“1小时交通圈”。

随着南沿江地区对高铁的巨大需求和“瓶颈”压力有效缓解,江苏省高铁网的整体功能明显提升。沪宁沿江高铁建成开通后,江苏省铁路总里程突破4500公里,其中高铁里程超过2500公里,占铁路总里程的55%以上;全省开通高铁客运业务的车站增加到73座,密度为6.8座/万平方公里,为支撑服务“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等增加了新引擎、提供了新动力。

图片

目前,江苏省内正在加快建设的有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铁、南通至宁波高铁、宁淮城际铁路、沪苏湖铁路、沪通铁路二期、宁芜铁路扩能改造项目等一批重大铁路项目。

2024年开通7个项目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将聚焦构建长三角区域高度互联互通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科学有序、安全优质抓好铁路建设项目实施。

图片

图片

图片

年内,突出联网、补网、强链,铁路部门计划开通沪苏湖、宣绩、池黄、杭温、上海南至莘庄三四线、宁波枢纽庄桥至宁波段增建三四线等7个项目,计划开工沪昆铁路嘉善段高架改造等4个项目,稳步推进甬舟铁路、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铁等32个重点续建项目建设。

图片

根据长三角铁路“十四五”发展规划,到2025年,“轨道上的长三角”基本建成,长三角铁路营业里程近1.67万公里,其中高铁里程近9200公里,全国“八纵八横”高铁网主通道上海局集团公司管内段全部贯通,支线网络微循环更加畅通。长三角城市群将打造以上海为中心,以南京、杭州、合肥为副中心,以宁波、温州、徐州、黄山等城市为节点,以城际铁路为通道的“多三角、放射状”城际铁路网,为区域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可靠的运力支撑。


选稿:常善喻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